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南寧市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

推行“互聯網+回收”推動舊衣物交易

2023年03月19日10:24 | 來源:南寧晚報
小字號

近日,南寧市發展改革委等3部門印發《南寧市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25%,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650噸﹔到203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30%,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780噸。

《方案》從生產、回收、綜合利用三個方面明確了推行紡織品綠色設計、鼓勵使用綠色纖維、強化紡織品生產者社會責任、完善回收網絡、拓寬回收渠道、強化回收管理、規范開展再利用、促進再生利用產業發展、實施制式服裝重點突破等9條具體措施,著力打通回收、交易流通、精細分揀、綜合利用等關鍵環節堵點、痛點。

提高再生纖維的替代使用比例

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對節約資源、減污降碳具有重要意義。《方案》提出,推行紡織品綠色設計。鼓勵紡織企業開展綠色設計,提高紡織品易拆解、易分類、易回收性。落實紡織品材質分類指南,鼓勵生產企業依據指南在紡織品上設置包含面料材質信息的可視化標簽或可機讀無線射頻識別標簽,提高廢舊紡織品分揀效率和准確性。

鼓勵引導紡織企業加強綠色產品認証,優先使用綠色纖維原料。引導支持紡織企業特別是品牌企業使用再生纖維及制品,提高再生纖維的替代使用比例,促進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利用。引導有關機構和企業研究制定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目標及路線圖,積極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支持有關機構和企業研究廢舊紡織品資源價值核算方法和評價指標,逐步構建支撐再生紡織品生態價值的市場機制。

鼓勵畢業季進校園回收廢舊紡織品

《方案》提出,完善回收網絡。鼓勵引導回收企業按照“便於交投、服務規范、保護環境”的標准,合理布局廢舊紡織品專用回收箱或相關設施。支持回收企業開展廢舊紡織品回收工作,拓展回收網絡覆蓋范圍。推動回收箱進社區、進機關、進商場、進校園,提高回收箱體覆蓋率。規范廢舊紡織品回收行業經營秩序,提升行業整體形象與經營管理水平。

在拓寬回收渠道方面,依托廢舊物資網絡回收平台,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回收網點“兩網融合”,採用“流動+固定”“定時定點+預約上門”相結合等方式,實現廢舊紡織品有效回收利用。鼓勵一袋式上門回收、畢業季進校園等廢舊紡織品回收行動。

《方案》還鼓勵企業建設廢舊紡織品回收及資源化利用信息化平台,整合廢舊紡織品來源和數量、利用去向和方式等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強公眾參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積極性。

有序推動舊衣物交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淘汰的舊衣服也越來越多。《方案》明確,按照節約經濟、綠色低碳原則,有序推動舊衣物交易。落實舊衣物清洗、消毒標准及技術規范,完善衛生防疫要求和市場交易管理規范。加強舊衣物衛生防疫監管,規范交易市場和平台,打擊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欺詐行為。引導舊衣物出口規范化,出口企業要依法如實向海關申報,確保舊衣物清洗、消毒等符合進口國(地區)有關要求,樹立良好國際形象。鼓勵企業和居民通過慈善組織向有需要的困難群眾依法捐贈合適的舊衣物。

另外,還將實施制式服裝重點突破。將廢舊軍服、警服、校服等制式服裝作為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突破口,推行綠色設計、使用綠色纖維,選擇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加大支持力度,組織有能力的企業開展廢舊制式服裝循環利用試點,在公安局辦公區、軍隊駐地、學校等設立廢舊制式服裝回收站,按要求進行集中回收處理。優化集中循環利用技術路徑和市場化機制,提高統一著裝部門、行業制服工裝、校服的循環利用率。(記者 韓沛 通訊員 張慧丹)

(責編:李敏軍、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