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為推動中國與東盟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合作,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重慶五省(區、市)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合呼吁——

建立國家級“中國—東盟標准化研究合作中心”

2023年03月19日10:02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4.74萬億元,5.67萬億元,6.52萬億元!這是2020年至2022年疫情3年間,中國—東盟貿易迎難而上交出的亮眼成績單,東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

2023年春潮涌動,RCEP紅利持續釋放,中國東盟經貿合作走深走實。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37名來自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重慶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提案,呼吁建立國家級“中國—東盟標准化研究合作中心”。

標准是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証”。2004年,廣西在全國最早開展東盟標准化研究工作,2014年成立廣西東盟標准研究中心后,有力發揮區位優勢,全面開展中國—東盟標准體系研究和服務,形成了全國多個首創性成果,東盟標准化研究居全國領先水平。2019年、2021年,廣西舉辦了兩屆中國—東盟國際標准化論壇﹔在緬甸、老撾等東盟國家建立近6000畝農業標准化示范區﹔打造了一支標准化國際復合型人才隊伍等。

為全面推進廣西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自治區政協圍繞建立國家級“中國—東盟標准化研究合作中心”組織開展專題調研。2022年9月中旬至10月底,由自治區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和部分政協委員以及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組成的專題調研組,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研考察,並多次召開座談會征求有關廳局和委員、專家意見建議,形成相關報告。

“廣西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具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大家認為,廣西率先在國內開展東盟標准化研究工作,東盟標准化研究居全國領先水平,形成覆蓋廣東、福建、雲南、湖南、江西等泛珠三角區域和四川、重慶、貴州等西南地區標准化技術機構合作機制,以及覆蓋廣東、福建、海南的跨省區創新基地——國家技術標准創新基地(華南中心),初步具備了中國—東盟標准化的人才、科研、平台和對外交流合作基礎。

提案提出,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廣西合作共建國家級的中國—東盟標准化研究合作中心,邀請泛珠三角區域、西南地區各省(直轄市)參加,定期組織召開合作會議,協商共建區域標准化工作。中心以“立足廣西、輻射全國、服務東盟、面向世界”為定位,支撐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履職,落戶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一站式、零距離開展國際標准化研究、合作和服務,以提升標准制度型開放為紐帶,推動中國產品、工程、服務暢行海外,促進中國—東盟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提案建議,建立健全中國—東盟標准化國際合作體系,打造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自由便利地﹔與東盟國家共建中國—東盟標准化機構負責人交流合作機制,高位規劃和推進標准化雙邊、多邊重點合作領域﹔開展重大項目和標准體系研究、國際標准研制,推進農產品、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電子裝備、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產品質量標准互認﹔升級建設中國—東盟暨RCEP標准雲平台,為我國及東盟國家提供權威標准信息和技術服務﹔開展國外與東盟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WTO/TBT)跟蹤研究與預警服務,幫助企業規避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為中國及東盟國家培養懂標准、懂業務、懂外語、懂規則的復合型國際標准化人才。(記者 馮輝)

(責編:李敏軍、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