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塘區“清廉學校”建設成效展示(二)
——南寧市明天學校構建“1+3+N”模式推進清廉學校建設

南寧市明天學校通過“1+3+N”模式從黨員干部、教職工、學生群體三個層面入手,打造清明政風、清正教風、清新學風。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把“清廉學校”建設活動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營造“崇廉、奉廉、贊廉”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
學校三大建設工程
(一)“政治清明”強根基
學校從黨員領導干部入手,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開展警示教育,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持續推進學校工作作風建設,全面落實“品質教育 學在南寧”系統工程任務目標,扎實推動強首府戰略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二)“教風清正”守初心
開展師德教育系列活動。開展“師德巡回宣講活動”。選拔學校優秀教師代表參加“明天學校師德巡回大講堂”巡講團,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傳播教育正能量。開展廉潔從教“四個一”活動,一是簽訂一份承諾書﹔二是寫一篇心得體會文章﹔三是發一條廉政短信﹔四是組織教職工觀看一部廉政教育警示片或警示電影。同時完善教師管理機制,把清廉的要求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去。在各類教師評價考核和使用聘任中全面實行違反師德“一票否決制”。
(三)“學風清新”育學子
1.德育鑄魂。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培養和教育,養成尊重規則、正直無私、抵制誘惑、自律自強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通過傳統文化潤童心系列活動,把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作為德育課程的突破口。使學生多方面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實現學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
2.智育固本。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明天學校的孤兒學生是社會上特殊的弱勢群體,缺少家庭的督促和引導,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將160名孤兒孩子融入社區地段孩子共同教育,通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結合學校特色和當地資源,推進五育並舉的教育理念。通過“學科內融合”探索,“學科+生活”探索,“學科+學科”探索“學科+技術”探索,“評價協同、管理護航”探索,保障改革平穩推進。引導廣大師生對標教學,提高質量。加強學生學業誠信教育和管理,做到不說謊、不抄襲、不作弊。嚴格學業要求,嚴格考試管理,嚴肅處理考試作弊行為。
3. 美育浸潤。推進清廉文化進校園,通過審美教育、體驗教育,提升學生感知享受和創造美的能力。一是把清廉文化融入到校園環境布置中,在教學樓五樓建設紅色文化走廊,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聯合小太陽勞動教育基地打造清心逸園特色課程,培育蓮花美景,把清廉文化通過美景融入到校園每個角落。二是把“清廉文化”滲透到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中,開展學生“清廉”書法比賽、繪畫比賽、征文比賽、開展“清廉課堂”主題隊會展示等活動。三是推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向而行,開展好家風家長論壇,推動家庭教育,讓好家風與學風相得益彰。
學校特色活動
1.開展最美辦公室評選工作。學校辦公區域是反映學校教師為人師表形象、學校管理干部作風表率的窗口,是創建清廉學校的重要內容。每月組織一次最美辦公室評選活動,創造整潔有序文明和諧的辦公環境,有評選標准,有檢查,有反饋,有表彰。
2. 開展“樹清廉家風,創最美家庭”征集評選活動。推動清廉價值理念在教職工家庭落地生根,通過開展家風故事我來講、家規家訓我來晒、廉情寄語我來囑等系列活動,強化清廉文化教育。
3.開展定期廉政家訪工作。建立領導干部入戶廉政家訪機制,通過了解干部家境解難事,掌握干部思想解心結,體察家風家教識人品,排查廉政風險早提醒。
4.開設“誠信試場”由學生通過自薦或他薦報名誠信試場,在無人監考教室進行考試。考試結束后,政教處收集誠信感言﹔召開學生座談會,為今后的“誠信試場”的開設提供思路和改進的方法。(明天學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