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鎮龍洪村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

龍洪村距巴馬縣巴馬鎮人民政府駐地8公裡,離縣城8公裡,地處半丘陵半山區及岩灘移民庫區,面積23.16平方公裡(34740畝),有耕地1720畝,人均耕地0.42畝﹔共有自然屯18個、村民小組24個,總戶數952戶、村民3979人。龍洪村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農業產業為支撐、以美麗鄉村為依托,探索三產聯動、城鄉融合、農民富裕、生態和諧的科學發展道路,打通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打造了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龍洪。截至2022年,龍洪村集體經濟累計收入超過25萬元。
龍洪村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2021年新增幫扶村,后盾單位為自然資源廳直屬單位廣西自然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學院派出一名駐村工作隊員,配合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暨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村庄發展,規劃先行
2021年9月,廣西自然資源廳印發文件,免費為西山鄉弄峰村、弄林村、卡才村,巴馬鎮盤陽村、龍洪村、巴定村等6個行政村編制村庄規劃,其中廣西自然資源職業技術學院承擔龍洪村的村庄規劃任務,規劃成果於2022年7月通過專家評審,待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后可報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龍洪村村庄規劃緊跟上位規劃及相關規劃相銜接,確保上位規劃及相關規劃成果能在村庄規劃中體現、落實。
圖為村庄規劃評審會
多產融合,助力發展
依托龍洪村特有農業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融合一二三產業,打造“農、文、旅、康”一體經濟。目前龍洪村內有巴投集團投資經營的泰國青柚種植示范基地、雷竹種植示范基地,錦通公司投資經營的“慢生活農場”等農業產業﹔正在規劃建設的文旅項目有巴馬盤龍灣鄉村振興文旅項目以及乾坤田園綜合體,為全力打造龍洪田園綜合體項目提供有力保障。
圖為盤龍灣項目簡介及效果圖
完善基礎,鞏固成果
近年來,龍洪村以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旱改水等自然資源領域項目,並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銜接、水庫生態移民等多方籌措資金,組織實施了一批民生工程項目,主要有亮化工程(目前龍洪村通村公路、通屯道路以及屯內都裝有太陽能路燈)、龍洪村集中供水擴網工程、坡豐漫水橋修建以及生產道路硬化建設等工程,極大地改善龍洪村的基礎設施。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方面,通過宣傳工作,保障全村產業獎補、小額信貸、外出務工交通補助等政策的落實。2021年,產業獎補完成資金兌現20萬元,惠及上百戶脫貧戶、監測戶,2022年第一批產業獎補已完成發放資金13.5萬,惠及近70戶脫貧戶、監測戶﹔2021年小額信貸完成60.4萬元,2022年截至當前,小額信貸已完成125萬元﹔2021年跨省脫貧(含監測戶)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助已撥付98人3.128萬元,2022年截至當前,第一批跨省脫貧(含監測戶)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助已撥付53人2.65萬元。“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得到鞏固,目前,全村無輟學現象,2021年完成困難學生“雨露計劃”補助發放春季學期四批34人4.84萬元,秋季學期四批46人6.48萬元的兌現工作,全村貧困戶、監測戶住房均安全穩定,改廚改廁工作進一步完善,共完成摸底排查429戶﹔新農合住院報銷做到應報盡報,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3708人,外出務工已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人數為215人,共計參保3923人,參保率達97%。
圖為利用生態移民發展基金建設的坡豐漫水橋(建設中)
注重教育,培育人才
注重教育是龍洪村的優良傳統,從很大部分家長從小學就把子女送到巴馬縣城小學就讀就可以反映出龍洪村對教育的重視,而從龍洪村走出到巴馬及以外各級政府部門、名優企業任職、就業,甚至是創業的龍洪子女比比皆是,也側面反映了教育對龍洪村發展的重大影響。村裡鼓勵龍洪學子讀書,從物資及精神方面可以體現出來,如坡豐屯成立“豐之悅”教育基金,對考上高中(含中職)以上本屯學子給予助學金獎勵,並給予張榜公示﹔龍洪村委也從集體經濟收益中提取部分,用於獎勵考上大學專科以上的龍洪學子,並根據教育層次不同獎勵不同,如研究生高於本科,本科生高於專科生,從而更能夠鼓勵龍洪學子努力讀書。作為自然資源廳幫扶龍洪村的后盾單位,廣西自然資源職業技術學院也計劃從幫扶經費中拿出部分,作為獎學金獎勵近兩年考試大學的龍洪學子,通過多方的渠道多樣鼓勵,營造良好教育氛圍,踐行“扶貧先扶志,扶志先扶智”的理念。
圖為龍洪村兩委利用集體經濟收益獎勵大學生
來源:廣西自然資源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