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旱改水”改出沃野稻香地生金
2022年08月29日18:25 |

來賓市在212個行政村大力實施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對薄田旱地進行“大翻新”,“虧本田”變成高產田,真正實現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近日,在來賓市興賓區蒙村鎮歌朗村、龍南村1100多畝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現場,金燦燦的稻浪隨風起伏,收割機在金色稻海裡穿梭。今年是種糧大戶梁修管把旱地改成水田並嘗到甜頭的第二年。
一年多前,這個片區1200多畝旱地,零碎的“巴掌田”就有334塊。薄田隻能種植甘蔗,每畝收入1000元至1500元,刨去農藥、化肥等成本,所剩無幾。2020年5月,歌朗村、龍南村“旱改水”項目開工,改造面積1208畝。2021年8月項目竣工驗收,新增水田面積1153畝。放眼望去,新增的水田方方正正,3米多寬的機耕道平平整整。一年兩季稻谷的產值是每畝3000多元,收益是種植甘蔗的2倍。蒙村鎮還以15個村委、社區做股東,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對水田進行流轉承包,村民既收地租還能在公司打工,兩份收入到手。
在合山市河裡鎮,“旱改水”基地迎來大豐收。2021年,河裡鎮完成“旱改水”項目10347畝,新增水田6500畝。當年4月種下了第一批水稻,畝產超過300公斤。水稻收獲后,河裡鎮利用“冬閑田”種植馬鈴薯,每畝水田為農民增收約500元,6000多名群眾受益。
為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來賓市優化農業生產布局,聚力推進“旱改水”項目建設。2018年以來,來賓市立項“旱改水”項目441個28.38萬畝,已竣工8.2萬畝,新增水田6.64萬畝,新增糧食產能910萬公斤。下一步,來賓市將努力完成2021-2022年土地綜合整治“新立項10萬畝、新入庫5.2萬畝”的目標任務。
來源:來賓市自然資源局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