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自然資源系統助力鄉村振興展播

梧州:土地整治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2022年08月29日17:04 |
小字號

近年來梧州市自然資源部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田長制”,結合耕地“佔補平衡”“進出平衡”等政策要求在土地整治規劃區范圍內組織實施恢復耕地、補充耕地,並嚴格實行用途管制,以增加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引導梧州市耕地保護布局集聚,推動農業空間規模發展,為發展用地騰挪空間,構建高質量發展格局,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春日大地萬物皆長,行走於希望的田野——藤縣太平鎮下黎村美麗的蒙江江畔邊的200畝旱改水項目試驗田,放眼望去一片金黃,充滿著勃勃生機。

“藤縣太平旱改水”項目是梧州市推進土地整治+助推鄉村振興 “落地開花”的創新實踐。驚艷綻放的油菜花引得眾多游客前往觀看,成了春節火熱的網紅打卡點,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提高了當地農民收入,有效推進了鄉村振興。

梧州市通過創新工作思路,引入社會資本實施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工作,發揮土地整治助力脫貧攻堅效能,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建設。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梧州市引入社會資本開展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全部改造完成后新增水田約1.9萬畝。

繪就土地整治“振興圖”。近年來,梧州市各地通過墾造水田上演了一場“魔法”——連片的荒地、旱地在短短數年內變成了水田、良田,“沉睡”的耕地被喚醒。

土地變了樣,農民的身份也往往發生了轉變。原先分散、閑置的旱地通過墾造水田變成了集中連片的高標准農田,各地鄉村再通過培養種植大戶或引進種植企業,將土地承包、統一經營,農民除了收取租金,還能到田裡勞作,獲得穩定收入﹔而種植大戶或企業則是通過規模效益獲取利潤。

梧州市藤縣太平鎮耕地提質改造項目實施規模約1000畝﹔該項目與第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是梧州市土地整治項目助推鄉村振興示范點,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據悉,該項目由梧州市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擔,梧州盛光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在耕地提質改造項目區引入機械化耕種,用耕田機耕田,插秧機插秧,無人機噴酒農藥,收割機收割稻谷。開啟機械化種植模式,不僅降低了農作物生產成本,還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項目區耕地提質改造完成后,梧州盛光投資有限公司按照梧州市委“產業興市”的部署要求,探索產業振興好路子,積極引進特色產業,推動藤縣經濟產業發展。公司在項目區種植了玉米、香瓜,上半年在項目區種植水稻,進一步優化土地結構,使土地資源得到高效利用。下半年,在項目區種植油菜花,逐步開發出多種農耕體驗,以此吸引游客觀賞游玩,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通過建立高生態農業、現代化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產業系,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蹚出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統籌寫好土地整治與鄉村振興 “文章”,將推動更多土地整理“梧州方略”涌現,為梧州市在“鄉村振興”新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自然資源支撐。

來源:梧州市自然資源局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