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聚焦2022年鄉村振興·廣西>>《廣西鄉村振興促進條例》怎麼學怎麼干

蒙麗瓊:扎根基層二十七年 為八桂綠化發光發熱

2022年08月29日16:25 |
小字號

會上蒙麗瓊(右一)等全國勞動模范合影

會上蒙麗瓊(右一)等全國勞動模范合影

8月23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弘揚塞罕壩精神座談會。全國綠化勞動模范、南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林業技術工人蒙麗瓊應邀參加會議並作典型發言,分享了她基層林木良種工作的經歷和感受。

蒙麗瓊,女,中共黨員,1972年1月出生,1994年到南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工作。作為良種基地管理科的一名工人,蒙麗瓊堅守基層科研一線工作二十七年來,兢兢業業,在自己平凡的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跡。

蒙麗瓊在採脂試驗中給鬆木穿孔

蒙麗瓊在採脂試驗中給鬆木穿孔

任勞任怨,加班加點,為林業科研工作無私奉獻

蒙麗瓊所在的良種基地管理科的主要職責是以國家重點馬尾鬆良種基地建設和管理為中心,擔負著良種生產和良種選育研究工作。日常主要工作是做好鬆樹種子園、種質資源收集庫的嫁接、撫育等管理工作。為摸清楚種子園營建材料和種質資源收集庫收集的無性系材料子代表現,依托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技術支撐,開展馬尾鬆、濕地鬆、加勒比鬆等鬆樹的雜交育種工作。濕地鬆、馬尾鬆在南寧的花期通常為1月底至3月初,每年的1月初開始著手,進行鬆樹雌花隔離套袋、花粉收集、人工授粉等工作,一直到3月底結束。此項工作要求准確掌握每個無性系植株的物候期,如果錯過了開花物候期就隻能等下一年才能實施,所以參與研究的同志很難有休息日和節假日。蒙麗瓊作為科室的一員,主動請纓擔起收集花粉任務,同一樹種不同無性系之間的花期也不一樣,她既要收花粉又要做觀測調查,力求採集到的花粉出粉快、活力高。晚上還加班加點晾晒處理花粉,因為許多花粉隨開隨採,現採現用,白天採集的花粉第二天馬上就要用上,必須利用晚上時間抓緊處理花粉,將雄球花風干后,抖出花粉過篩、灌裝以備白天授粉用。一個授粉季節都要忙碌2個多月,這時候她和科裡參與研究的同志一樣幾乎是沒有休息日和節假日,但是她卻從未抱怨過。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她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選擇帶領工人繼續作業,卻讓外地的同志回家過年。她覺得年輕人離家遠,難免想家,自己的家在附近,可以來加班。其實這麼多年來她何嘗不想親手為家人做一頓可口的年夜飯、又何嘗不想春節期間跟親朋好友好好聚聚呢?但是為了工作,她毅然選擇了堅守。也許一年、兩年連續幾個月不休息、不回家過年,很多人可以做得到,可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加班加點、不計回報、堅守崗位,恐怕很多人都難以做到。

勤學好問,敢於鑽研,成為工作多面手

蒙麗瓊雖然是工人的編制,但是她的工作能力毫不遜色於一名技術人員。在工作中,蒙麗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虛心請教技術管理人員,包括向廣西林科院的教授咨詢。她對林科所的鬆樹種質資源庫、種子園、採穗圃的分布、功能、用途等情況如數家珍,能非常熟練的應用良種基地種子園、基因庫、試驗林的每一塊林地的定植圖,每年都參與我所鬆樹子代林的測定、物候期觀測以及雜交授粉育種研究工作。

蒙麗瓊2016年到雅長林場進行雲南鬆嫁接技術指導

蒙麗瓊2016年到雅長林場進行雲南鬆嫁接技術指導

參加工作二十七年來,蒙麗瓊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具有鬆樹嫁接的嫻熟技術。鬆樹嫁接成活率不僅受到溫度、濕度以及陽光水分的影響外,而且很大程度是受到嫁接人員技術熟練程度的影響。她善於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通過長期的實踐,練就了鬆樹嫁接的“平、准、淨、快、緊、護”的要求。她一刀去枝,迅速破口、嫁接、包扎,整個過程隻要20秒即可完成。但是,掌握熟練的技術並不是蒙麗瓊的唯一目標,在實踐過程中她善於總結,敢於鑽研,敢於嘗試。在2011年以前,採用的髓心形成層對接的方式進行馬尾鬆芽接嫁接時,通常隻在嫁接口纏繞薄膜,當時嫁接的成活率約為88%。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經過認真思考怎樣減少鬆樹針葉的水分蒸發,她將嫁接穗條一並包纏的方法與之前的方法做對比試驗,通過觀察和多次試驗,証明了這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成活率平均達到了90%以上。鬆樹嫁接技術的嫻熟讓從事平凡崗位的蒙麗瓊在同行中小有名氣,自2011年以來,蒙麗瓊被多次邀請到派陽山林場、雅長林場、河池市華山林場、貴港市覃塘林場、貴州省都勻市馬鞍山林場等區內外10多家單位進行技術援助和現場培訓。

與時俱進,自強不息,不斷提升自己文化理論水平

作為一名黨員,她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參與黨員集中學習,將學習教育融入日常,自覺做到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等方面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發揮示范和表率作用。

榮譽的取得並沒有讓蒙麗瓊躺在成功的溫床上回味,她深感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遠遠不夠用,2008年她利用工作之余,報考了桂林市林業學校的函授班,隻有初中畢業且脫離學校很久的她起初在學習文化課時感覺力不從心,但是她沒有氣餒,經過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終獲得了畢業証書。

堅守盡責,兢兢業業,為林業事業發展做貢獻

相比其他的科研領域,林木育種工作周期極其漫長,10年、20年乃至30年才能出一個成果。收集種質資源、野外採穗、嫁接保存、栽種、撫育管理、人工授粉、培育子代、觀測林木生長、記錄分析數據等,是林木育種的日常工作,長年累月在戶外,風吹日晒是家常便飯,工作更是繁雜枯燥,幾十年如一日做好這些工作卻是不簡單。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蒙麗瓊所在的基地科以廣西林科院為科技支撐單位開展良種選育研究,選出的112個馬尾鬆優良家系材積平均遺傳增益達40%以上,其中已通過省級良種審定為優良家系為31個家系,馬尾鬆初級種子園種子通過審定為國家級馬尾鬆良種。

蒙麗瓊是在基層科研一線工作者的優秀代表,2007年被南寧市林業局評為“南寧市林業局系統先進工作(生產)者”﹔2012-2017年連續六年被南寧市林業局和南寧市林業和園林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7年參加完成《廣西馬尾鬆育種群體建立與應用》項目成果獲2016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2018年被南寧市林業和園林局評為“南寧市林業和園林局系統先進生產工作者”。蒙麗瓊作為南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良種基地科一名基層科研技術工人,在實踐工作中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投身於林業工作中,為林業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南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