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廣西三江:綠色理念讓傳統村落煥發新氣象

2022年08月26日17:09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高定村位於湘、黔、桂三省(區)交界,西鄰“天湖”,北靠“三省坡”,是侗族地區保護最完整的傳統村落之一。高定村寨依山而建,現有鼓樓七座、吊腳樓六百余座,極富侗族特色的建筑群鱗次櫛比,飛檐疊翠,層次分明,熠熠生輝,先后被評為廣西“十大美麗鄉村”“和諧村屯”,列為中國傳統民落村寨、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廣西特色村寨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試點,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名錄。

近年來,該村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緊抓發展機遇,以“綠色村屯”建設和廣西特色村寨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建設為契機,在人居環境、民族文化、民族團結、產業發展上狠下功夫,著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標杆示范,建設環境優美、精神富足、社會和諧、產業興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讓“傳統村落”煥發新氣象。

“綠色營造”讓傳統村落環境更優美

該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全面改善人居環境。通過黨員干部分片包干的“網格化”管理,落實群眾“門前三包”工作機制,發動群眾對房前屋后、村內衛生死角開展整頓整治,群眾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通過申請“一事一議”專項資金、“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等專項資金全力推進道路和排水溝硬化美化工程,建設無害化垃圾處理設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村內道路更加整潔,村庄環境更加優美。結合“廁所革命”、危房改造、“三清三拆”整頓等工作,大力拆除危舊房、柴棚等“頑固癬”40余處﹔結合鄉村旅游建設,大力開展“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晴空下的高定村村貌。吳柳茜攝

“綠色生活”讓侗族人民精神更富足

該村發動群眾組建文藝隊,逢年過節開展多耶、蘆笙踩堂、侗族大歌、侗戲等文娛活動,引導和激勵群眾學習優秀傳承文化,營造全民參與傳承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濃厚氛圍,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

同時,該村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籃球比賽、斗蘆笙比賽等體育活動,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生活。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大力開展鄉風文明、移風易俗建設,發揮“侗感黨建”宣傳大喇叭優勢,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積極傳遞向上向善的生活理念,整治農村鋪張浪費、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不良習俗,杜絕迷信、“黃賭毒”等不良現象,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

村民們正在表演蘆笙踩堂。三江縣委組織部供圖

“綠色文化”讓邊界民族交融更和諧

該村圍繞“三省坡”與貴州黎平縣洪州鎮、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獨坡鎮建立“民族和諧文化圈”,簽訂以黨建聯建、文化聯誼、清廉聯倡、平安聯創、治安聯防為主要內容的黨建聯建共建協議,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侗鄉村民們在村寨門口迎接賓客。三江縣委組織部供圖

同時,以侗戲、笛子歌、多耶、講款等優秀民族文化活動為主要形式的“笛子節”“月也”交流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政策宣傳、法制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等為主要內容的“侗感黨建”活動和民間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增強群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文化鑄魂,唱響家國情懷,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綠色發展”讓侗族群眾產業更興旺

該村以廣西特色村寨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建設為契機,將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和傳統式農家民居建設,打造具有侗族文化特色,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餐飲服務、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村落旅游產業鏈,發展民俗生態觀光旅游業。

同時,當地積極推進建設以高定村為中心、向林略村、大塘坳、三省坡、干沖村輻射的交通網絡共計15公裡,發展特色產業茶葉種植1300畝、油茶種植600畝,為高定村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積極推動“綠色生產”,在開展農事生產過程中使用農家肥、無害化有機肥,持續保護耕地“地力”。大力開展耕地撂荒整治,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保護群眾“糧食倉”,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石玉岑) 

(責編:吳明江、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