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區“鄉土課堂”培優育強駐村工作隊伍

南寧市武鳴區緊盯鄉村振興需求,通過“鄉土課堂”多形式培優育強駐村工作隊伍,持續夯實駐村工作力量,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線上+線下”全員培訓。圍繞政治素質、業務本領、作風建設等方面,線上線下結合,對駐村工作隊員開展全員培訓。開展專題培訓,通過集中學習、交流研討、行動學習等方式,對140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進行“全覆蓋”培訓。加強業務學習,結合工作例會,實行“每月一訓”,並利用城區“遠教雲課”教育平台,實施遠程培訓。拓寬“自學”渠道,充分拓展“學習強國”APP、《第一書記快訊》、工作群等平台的學習交流功能,促進駐村工作隊員提升“助村”能力。2022年以來,共開展專題培訓5期,累計培訓駐村工作隊員約530人次。
“實地+實踐”現場取經。以實地考察、現場教學等方式,組織駐村工作隊員“走出去”“學本領”。實地考察促交流。組織駐村工作隊員到陸斡鎮橋東村墨羊種羊養殖基地等先進產業示范園參觀學習,深入考察“公司+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推進駐村工作隊員帶動各村(社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現場教學促發展。邀請種養殖專家下村開設“田間課堂”,讓駐村工作隊員“上手學”“下地干”,提升“助村”實效。2021年以來,組織開展鄉村實用技術培訓63期次,培訓駐村工作隊員、農村種養植能手等800多人次。
“創新+創業”活用富村。鼓勵駐村工作隊員用好用活培訓成果,引導通過“村企合作”“抱團合作”“村銀合作”等形式,創新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40個脫貧村第一書記建立鄉村振興產業聯盟,成功建成科技扶貧產業示范園35個,形成“忠黨香米”“橋東墨羊” “四育彩椒”等一批特色產業,有效帶動村集體、脫貧戶實現“雙增收”。其中,建成的陸斡鎮橋東村墨羊基地科技扶貧示范園,每年為該村村級集體經濟增收24萬元。全城區第一書記、駐村隊員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激發黨員“雙帶”潛能,帶動18557名貧困群眾脫貧,2021年城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824元。(蒙曉雪 劉治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