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區龍川鎮:黨建引領筑牢民族團結進步基礎

今年以來,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總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黨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載體,持續筑牢民族團結組織、經濟、情感基礎。
夯實戰斗堡壘,筑牢民族團結組織基礎。選優配強16個村級“領頭雁”隊伍,實行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一對一”結對幫帶村級黨組織書記的“導師幫帶”計劃,把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納入幫帶重要學習內容,形成黨政領導、村黨支部書記共同抓的聯動工作格局,不斷增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合力。用好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防貧監測信息員等村級力量,農村黨建工作、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等方面工作人才力量更加殷實。狠抓教育培訓,將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理論中心組學習內容、“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普及民族知識,不斷提升新時代民族工作能力。
抓實產業發展,筑牢民族團結經濟基礎。龍川鎮堅持抓黨建促振興,找准黨建工作與經濟建設的結合點,積極打造“黨建+特色產業”模式,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企業拉動、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群眾參與等方式,按照“合作社+基地+企業+農戶”的模式,引領農民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不斷鞏固發展林下養雞、生豬、甘蔗種植、灌鴨養殖、香米種植、蔬菜種植、油茶種植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今年以來,在六能村、那合村、年洪村種植百香果70余畝,在世加村發展蔬菜種植200畝,仁相村發展訂單種植龍仙香米800余畝,全鎮甘蔗種植28600畝。
強化惠民工作,增強各民族群眾獲得感。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為契機,聚焦社會保障、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等民生關鍵大力實施惠民工程,不斷提高屯內道路硬化率,充分利用閑置校舍資源作為村級辦公場所,改善村級辦公環境﹔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抓手,督促鎮村組干部落實“一線工作法”,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禁止廢棄物(秸稈)焚燒、矛盾糾紛調解、農技培訓、防溺水宣傳、“防返貧 守底線”排查、自建房安全排查等工作,著力解決各族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盧騰瑛、羅文輝)
來源:右江區龍川鎮人民政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