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半邊天”能動活“全局棋”

——記岑溪市大隆鎮那蓬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春華

2022年03月03日15:33 |
小字號

“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無論干那項工作都非常積極肯干,出色完成,而且時刻為群眾謀利益辦實事,是全鎮女同胞的‘大姐大’,深得上級和群眾的贊揚。”3月2日,岑溪市大隆鎮婦聯主席余莉冰伸出拇指稱贊道。

她,就是岑溪市大隆鎮那蓬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春華。

說起現年40歲的黃春華,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她全力發揮婦女“半邊天”的作用,積極為民服務,令人贊嘆。

當起“掌門人” 心裡裝百姓

大隆鎮那蓬村居住分散,自然條件較差,經濟發展緩慢。全村現有24個村民小組,908戶,3783人,是一個典型的山區村,歷任村干部對村裡的工作都說難做。

2015年11月,經過老村干部的介紹和推薦,黃春華滿腔熱情地走上那蓬村當上一名工資隻有500元的“半定”村干部,但她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從那時起把自己交給了政府、交給了群眾。那時,雖然是“半定”村干部,工作上卻是以“兩定”村干部去工作,從無怨言,且各項工作干得非常有聲有色,深得上級肯定,同時獲得群眾的稱贊。

時隔2年后的2017年10月,她又得到上級黨組織的信任,群眾的支持,走上那蓬村委會主任的崗位,此時的她,心裡並沒有高興,而是更加平靜下來,因為她深感到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的重擔。從此,她暗自下定決心要干就要干得出色,對得起父老鄉親。

2019年10月,岑溪市推行首批村“支書主任”一肩挑后,黃春華頂住壓力,毅然當上那蓬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當起村裡的“掌門人”,帶領群眾扎實抓好經濟社會發展,為鄉村振興出謀獻策。

要村增民富 發展是關鍵

2017年,那蓬村成為脫貧村后,剛好在這年黃春華當上了村委會主任,此時的她,首先想到的是要實施村增民富的發展計劃目標。

她不但這麼想,而且也這麼干了。為了實現村增民富的發展目標,她通過努力,引來百裕制衣扶貧車間項目。項目有了,沒地方怎麼辦?她急中生智,與其他村干部商量,將舊村委改建,並通過多方籌措資金76萬元,建成高四層總面積達500多平方米的鋼筋水泥結構水泥樓。

項目建起來了,工人如何解決?她又走村進戶,上門動員在家留守、適合工作的婦女,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加收入。

為了讓入車間的人員盡快熟識業務並進入角色,她不僅請來師傅現場傳教及培訓,還手把手為前來務工的群眾言傳身教,並通過思想教育工作,穩定民工安心就業,促進制衣車間穩定發展。

就這樣,她幾乎每天到扶貧車間走一走,看一看,鼓勵引導群眾積極認真干活,多掙錢,通過努力,使這個車間30多人安心工作,發展勞務經濟,做到將村企業當作自己的事來抓細抓實抓出成效。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僅扶貧車間,村集體經濟每年都增加4萬元的收入。

除了通過扶貧車間發展集體經濟外,黃春華還千方百計尋找商機,發展項目。先后通過村集體山場的旺義山庄建設,農貿市場鋪面建設,大陝苗莆基地入股建設等拓寬創收渠道,使村集體經濟純收入由2017年的2.1萬元增加到2021年的11萬多元。

黃春華深入車間培訓女職工。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幾十年來既爛又窄的‘斷頭路’泥路,如今建成寬敞明亮的幸福路,多虧了黃春華這個女將。”那蓬村坡咀組現年63歲的大娘蘇潔芳說。

原來那蓬村六雲至坡咀組有一段坑坑窪窪的泥路,長期以來直接影響著這裡的群眾生產生活與農用物資運輸和出行,群眾迫切盼望修好這條“斷頭路”。

2020年剛剛當上任村支書、村主任后的她,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第一時間就到這裡,聽聽群眾的呼聲,然后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20多萬元,僅利用1個多月的時間,就把此條路修好了,讓這裡的群眾每年就走在幸福路上過著歡樂和諧的春節,深受群眾的歡迎。

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有黃春華的身影。幾年來,黃春華憑著自己是“紅軍后代”的美譽,一心為民,為促進鄉村振興付出辛勤的汗水,全村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近年來,她陸續獲得自治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成績突出個人獎、岑溪市級的脫貧攻堅奮進類嘉獎,以及被評為梧州市第二屆文明市民標兵、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覃波)

來源:岑溪市委宣傳部

(責編:陳麗冰、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