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4.7萬方!廣西龍門大橋建設創連續澆筑世界紀錄
2021年11月29日08:5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欽州11月29日電 11月28日中午12時,廣西在建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東岸錨碇填芯混凝土澆筑施工順利完成。自11月23日13時58分開始澆筑以來,經過每天24小時機不停轉、人不解甲的連續施工作業,龍門大橋東岸錨碇僅用時5天,總計118小時,便完成4.7萬立方混凝土的一次性連續澆筑,正式刷新海中橋梁建設史上最大連續澆筑世界紀錄。
據介紹,龍門大橋東岸錨碇根據地形條件限制和結構的受力需要,選擇中風化頁岩與中風化砂岩作為持力層,創新採用“大直徑樁+二期槽”的圓—矩咬合樁支護結構,形成一個方便基礎施工的直徑長達90米的圓形圍堰。這一設計在此前橋梁建設史上,還未有相關施工經驗參考,是業內首次使用錨碇支護結構設計。該工藝能夠高效施工的同時有效降低建設成本,節省作業工期。
龍門大橋東岸錨碇基坑開挖平面為90米直徑的圓形,基坑內澆筑8米厚C20填芯混凝土,填芯鋼筋總用量達到460噸,共計澆筑混凝土約4.7萬方。
面對如此龐大的澆筑任務量,龍門大橋項目參建各方精誠團結,克服困難,提前備齊澆筑用料,確定11條混凝土生產線,最高每小時生產600方混凝土,全線共投入混凝土攪拌運輸車90輛,天泵10台﹔以黨員和技術骨干為先鋒,成立錨碇施工黨員先鋒隊和現場指揮管理小組,確保材料運輸、澆筑、測溫等各個環節落實到位,共計投入管理人員、勞務作業人員500余人,三班倒連續作業﹔嚴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及速度,設置智能溫度監測儀器,專人全程監控,保証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彭遠賀、王盈盈、張雲河)
(責編:彭遠賀、黃昱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