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鄉風文明 “雞窩”變“鳳巢”

桂林市陽朔鎮雞窩渡村將鄉風文明與“我為群眾辦實事”相結合,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柱,讓“雞窩”華麗變成“鳳巢”。
村民自治,唱響美麗鄉村交響曲。2019年,陽朔鎮雞窩渡村被列為遇龍河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首個綜合整治村屯,鎮黨委第一時間向該村派出理論宣講小分隊,通過集中或分散入戶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話語向村民講清雞窩渡村的拆、清、建核心原則是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生態文明紅利的第一分享人。理念引導行動,在開展整治過程中,村裡的黨員、干部紛紛帶頭拆除自己家的廢棄房屋和圍牆,還有許多讓出自己的庭院拓寬巷道。該村還重新修訂和完善“一約四會”,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組一約五會”(黨小組、村規民約和戶主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自治模式,實現160戶603名村民共同參與全村的“五拆五清五建”。
鄉風文明,展現和諧新氣象。雞窩渡村注重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通過志願服務組織下沉基層、組建村級志願服務隊的形式,不定期在雞窩渡村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雞窩渡村在風貌提升中利用美觀實用的民房牆景作為“文化外衣”,使其成為感染大眾的室外道德“新講堂”、實施鄉村振興的解說員。村民把各自家的家訓“晒”在家門口,以家風帶民風、以民風促村風,“家風家訓牌”成為該村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開展“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雞窩渡村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精神文明模范:獲得中國好人榜提名的轄區民警徐晨淞,獲得桂林市“十星級文明戶”的徐文通、張木發,獲得陽朔縣“十星級文明戶”的陶開意、陶水德,陽朔鎮“孝德模范”陶秀瓊……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雞窩渡這個最美村庄煥發出更加溫暖人心、向善向上的動人魅力。
“筑巢引鳳”,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雞窩渡村獨特又美麗的風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旅游、投資、定居。霽雲上院、竹窗溪語、閑心人家、良宿等20余家精品民宿酒店紛紛落戶入駐,以民房改民宿的產業集群蓬勃發展,曾經的“雞窩渡”成了遇龍河畔遍栽梧桐引鳳來的“棲鳳塢”。良好的發展環境讓越來越多的原住民、外來投資者積極參與旅游開發、精品農業、養生度假等旅游新業態中來。為打造民宿品牌,雞窩渡村的民宿每年都參與“誠信經營戶”評比活動,目前共有10余戶“誠信經營戶”。當地酒店和民宿經營者們也真情回饋、熱情參與,紛紛出謀劃策、共商村事、共謀發展。
通過鄉風文明建設,雞窩渡村實現“顏值”和“內在”的雙提升,村民們思想道德水准和文明素養得到不斷提高,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3.7萬元,雞窩渡村提前進入了全面小康快車道。如今,宜居宜游宜業的幸福鄉村已然成為雞窩渡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描繪著綠水青山生態美、特色發展產業美、鄉風文明生活美的動人畫卷。(陽朔縣文明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