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把設計還給農民!玉林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接地氣”“聚人氣”

彭遠賀
2021年10月21日09:0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在廣西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鎮新圩村,村民午后聚集在村頭的音樂噴泉邊上拉家常,孩子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塊兒玩耍……

新圩村司馬第的村民在噴泉池塘邊上休閑、拉家常。人民網 彭遠賀攝

2020年以前,新圩村全然還是另一幅景象。“以前一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巴,得穿雨鞋去學校。”在新圩鎮中心小學讀書的趙潔怡,指著腳上嶄新的跑鞋說。

為打造黨建融合鄉村振興“兩廊七帶千萬點”,推動推動鄉村振興,玉林市引入鄉村規劃師鮑國志對鄉村進行統一規劃和設計,並成立了廣西美麗鄉村設計院。黨員干部、鮑國志團隊與群眾同吃住、同規劃、同建設,一同商量怎麼改造村庄。通過集思廣益,在保持村內原有格局的基礎上,制定出了科學、美觀、實用、人性化、突出文化建設的改造計劃。

“我們堅持‘把規劃還給鄉村,把設計還給農民’的理念,由村民自己規劃、審批、組織、建設,征得所有村民同意的、簽過字的、按過手印的圖紙方可執行。”鮑國志說。

新圩村黨組織把威望高、影響力強、熱心公益的鄉賢能人聚起來,成立鄉村振興理事會,將北流市特色的鄉賢文化同鄉村振興的實踐緊密結合。村黨組織將具體事務讓渡給鄉村振興理事會,帶領村民投工投勞、捐款捐物,參與村容村貌整治、村集體經濟發展等鄉村振興工作。

“三清三拆”中,通過“村黨組織+鄉村振興理事會”的方式,動員村民們拆除了部分老房、危房,並“以舊修舊”,用原有的建設材料對現有的房屋進行修葺。新圩村還對所有村道路進行硬化,進一步完善了公共基礎設施,在田間地頭的小道兩側增設柵欄,將魚塘改造成音樂噴泉,增設了精神文明建設大講堂、村史館、書畫室等公共活動場所。

改造后的新圩村,環境干淨整潔了、鄉風文明了、更有人氣了、產業也開始興旺了……新圩村“鳳凰涅槃”的故事,正是玉林市的村容村貌提升工程中的一個縮影。

為增強村民在精神文化上的歸屬感,鮑國志團隊積極發掘各村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北流市西埌鎮木棉村以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為契機,成立了圭江陶社,同時引進玉林市和北流市兩級的陶瓷工藝團隊,進一步傳承和發揚陶瓷制作、獅子頭制作、玉石雕刻等傳統手工藝。

木棉村的竹林邊上有一幢由閑置老建筑改造而成的鄉村圖書館。該圖書館現藏書3萬余冊,免費對村民開放。“木棉村的圖書館,為村民們提供了閱讀平台,村民可以通過書本掌握適合自己的實用種養技術。每逢周末,到木棉村觀光、學習的團體絡繹不絕,為附近居民提供了讀書、放鬆的好地方。”西埌鎮黨委書記顧青雲說。

北流市西埌鎮木棉村的鄉村圖書館成為村民汲取精神食糧的好去處。人民網 彭遠賀攝

目前,玉林市黨建融合鄉村振興“兩廊七帶千萬點”建設和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程已經全面鋪開。廣西美麗鄉村設計院有7名鄉村規劃師常駐,負責協調指導玉林市鄉村規劃工作。從全國引進的10個規劃專業團隊,按一個團隊負責包干1-2個鎮的方式,循序漸進推動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培養了100多名農民工匠。

正式運營以來,廣西美麗鄉村設計院累計舉辦工匠培訓15期,培訓人數達760人次﹔舉辦鄉村設計師培訓6期,培訓人數達210人次,壯大了玉林市鄉村振興和各類專業人才隊伍,為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新動能”。

(責編:彭遠賀、黃昱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