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屆中國—東盟藥品合作發展高峰論壇在防城港市舉行

人民網防城港9月8日電 (彭遠賀)9月8日,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防城港市人民政府、中國食品藥品國際交流中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承辦的第6屆中國—東盟藥品合作發展高峰論壇在防城港市開幕。
論壇活動現場。人民網 彭遠賀攝
本屆論壇以“強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共創產業精工智造發展”為主題,探討藥品監管新變革,研究產業發展新機遇,進一步深化中國和東盟國家間藥品監管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論壇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根據中國醫保商會初步測算,2020年,中國對東盟醫藥產品進出口額180億美元,同比增長72%,其中出口額132億美元,同比增長92%,進口額48億美元,同比增長33%﹔今年1—7月,貿易規模繼續擴大,進出口額達133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達32%,高於同期中國醫藥進出口貿易的整體增速。
據介紹,中國與東盟各國在藥品監管領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中國—東盟藥品合作發展高峰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5屆,逐漸發展為聚焦監管法律政策、鼓勵產業創新發展、促進區域產業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年以來,我國持續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審評審批跑出“加速度”,質量提升躍上“新台階”,法律制度完成“升級版”,監管科學開辟“新篇章”,藥物創新生態顯著改善。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西是中醫藥的資源寶庫,中藥資源7506種,位居中國前列,藥材種植面積約佔中國的五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天然藥庫”“生物資源基因庫”“中藥材之鄉”。廣西還是東盟國家中藥材進口的重要通道,每年從廣西中藥材口岸進口的中藥材佔全國總量的60%—70%。近年來,廣西充分借助中國—東盟藥品合作發展高峰論壇等活動平台,不斷深化拓展與東盟國家在藥品安全和產業發展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建設中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藥材質量監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形成覆蓋43個國家和地區的中醫藥領域對外開放合作格局。
論壇活動現場。人民網 彭遠賀攝
據介紹,廣西將中醫藥發展作為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領域,圍繞中醫藥民族醫藥強區目標,打造國際藥材貿易交易中心、中國中藥材深加工中心、中國(廣西)中藥創新研發中心等。依托國家級中藥材質量監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開展中國—東盟中藥材質量標准化研究工作,推進中國—東盟進口藥材質量監測與評價研究。推動建設醫藥制造產業園、醫學研發產業園等,重點發展藥品、醫療器械、健康食品和醫藥創新研發。廣西將常態化舉辦國際醫學醫藥相關論壇,搭建國際醫藥展覽展銷平台,推進廣西與東盟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國家(地區)藥品安全監管、檢驗檢測技術合作,構建與東盟國家技術交流與信息共享合作機制,布局建設國際公共衛生合作保障基地和應急醫療物資儲備中心,建立聯合打擊藥品跨境違法行為國際合作機制。
據了解,本屆論壇舉辦時間為9月8日至9日上午,設置“藥品醫療器械監管論壇”“藥品醫療器械相關政策宣講主題論壇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援外培訓”“產業合作交流”“政府部門與國內外產業界代表對話”等板塊。來自中國與東盟10國及其他國際組織藥品醫療器械監管、科研、生產、貿易等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企業家、學者、行業代表等,就藥品監管改革、創新、法治、藥品審評、檢查、檢驗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同時,除主論壇外,同期還舉辦中國—東盟中藥材質量標准研討閉門會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