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縣白沙鎮:實施“末梢工程”擎動鄉村振興

![]() |
致富帶頭人賴玉梅為村民現場講解金桔種植技術。白沙鎮政府供圖 |
今年以來,桂林市陽朔縣白沙鎮將基層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進行深度融合,實施“末梢工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証。
強基固本工程,實現“組織強村”
始終注重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堅強有力的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抓組織陣地規范建設,構建起全領域黨群服務陣地樞紐平台,建成鎮級黨群服務中心,先后建成7個紅色旅游驛站,為發展全域旅游注入了黨建活力﹔抓黨建品牌升級,堅持“一河一帶一路一中心”黨建主線,打造了“魅力桔鄉黨旗紅”特色黨建品牌,不斷豐富提升“夢幻遇龍黨旗紅”“百裡桔香黨旗紅”“康庄桃源黨旗紅”三個子品牌內涵,以黨建品牌推動夢幻遇龍生態鄉村游農旅示范帶、百裡桔香金桔產業農旅示范帶、康庄桃源苗木花卉產業農旅示范帶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完善組織結構設置,在黨員較分散的29個自然村均成立了黨小組,創建了5個兩新黨組織,實現基層黨組織全覆蓋。
頭雁領航工程,實現“能人治村”
選優配強村(居)委干部,發揮“領頭雁”作用,帶頭營造擔當作為的干事創業氛圍,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選好村(居)兩委班子,以村(居)兩委換屆選舉為契機,選優配強村(居)委干部,2021年全鎮16個村(居)委兩委換屆均一次性選舉成功,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女性干部人數提升,文化程度提升等﹔開展“雙培雙帶”活動,以支部為基礎,把基層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又把致富帶頭人中先進分子培養成黨員,黨員帶領群眾共同發展,形成了“抓黨建、促生產、富群眾、強基礎”的良性循環,實現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的“雙贏”局面。今年以來,全鎮通過“雙培雙帶”從黨員中培養致富帶頭人3名,把致富帶頭人培養為黨員2名﹔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訓力度,突出能力素質建設,舉辦村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升培訓1期,參加縣級村黨組織書記能力培訓班1期,分批次選派優秀村黨組織書記2人赴桂林市培訓參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題培訓。同時,在全鎮2個已經脫貧的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2名,充實村級黨組織力量,完善管理機制,促進發揮“精准滴灌”作用。
淘金選才工程,實現“人才興村”
聚焦鄉村人才引、育、用、留,全面破解鄉村振興“人才密碼”,著力培養鄉土人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搭建人才教育平台,把人才平台建在“田間地頭”,在蕉芭林村、遇龍村等村打造了一批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和教學點,通過師帶徒、現場教學、知識講座、田間課堂等形式,靈活開展覆蓋面廣、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培養基層一線人才骨干﹔培育專業技術人才,圍繞農業生產經營、農村二三產業、鄉村公共服務、鄉村治理、農業農村科技等方面,利用蕉芭林村“科技小院”“壯美廣西黨建雲”以及遠程教育等平台等多元化培養鄉村專業技術人才,為推動鄉村振興蓄足“活水”﹔打造新農民人才隊伍,以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目標,建設人才服務基層工作站、鄉村人才驛站等人才服務平台,定期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指導等基礎性服務,使其創業有機會、發展有空間,確保其有用武之地。同時,積極統籌各類資源,保障農村實用人才的社會政治待遇和物質生活待遇,打造拴心留人的環境,實現人才富村。(謝軍、張書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