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平南縣委書記周仕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扛牢政治責任,認真落實“六穩”“六保”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帶頭沖鋒、主動作為,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由於在“六穩”“六保”工作中擔當作為表現突出,最近,周仕志獲自治區通令嘉獎,並給予個人三等獎獎勵。
“如何搶時間、抓進度,聚合力、快發展,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是考驗黨政一把手綜合能力的最大挑戰和最好考量。疫情面前,我們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做到科學研判形勢、精准把握疫情,以‘勇’‘智’‘謀’‘能’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周仕志回憶起去年以來的抗疫經過時說道。在周仕志的部署下,去年初,平南縣率先在全市出台“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爭當先鋒隊”疫情防控“1+5”系列文件,把黨旗高高插到防疫一線戰場﹔組建了“黨員先鋒隊或突擊隊”等臨時黨組織240多個,帶動3萬多名黨員主動參與“戰疫”,有效激發了全縣人民共同抗疫的士氣和熱情,贏得了疫情防控戰的主動權。
為下好疫情防控先手棋,切實切斷病毒傳播鏈,周仕志堅持想在先、做在前。在去年2月1日自治區召開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的第二天,周仕志緊密部署要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馬上印發疫情防控1號令,嚴控各村屯和小區人員進出,村與村、屯與屯之間暫停人員來往,戶與戶之間不得親密接觸,並落實專人在村屯路口和小區門口24小時輪班值守,為全縣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打牢了堅實基礎。在該縣出現2例確診病例后,周仕志又果斷採取措施,高效及時上報信息,並對危重的一例病例,及時轉送到市人民醫院精心治療,為其后期治愈出院爭取了寶貴時間。2例確診病例最后均順利治愈出院,全縣疫情穩定可控。
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周仕志和平南縣委常委班子主動出擊,廣泛聯系發動企業家、華僑和各地的平南商會等社會力量,大力支持全縣一線防疫物資供應。全縣共收到社會各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1500多萬元,捐款數量為全市五個縣市區最多,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資保障。
面對疫情期間全縣4萬多噸的柑橘、大青棗以及雞、鴨等農副產品出現滯銷難題,周仕志沉到基層調查研究,找准問題所在,率先在全區出台“穩農業保供應10條措施”,並及時採取精准部署實施、精准服務客商、精准組織勞務、精准暢通物流、精准推進營銷、精准獎勵激勵、精准保質保價“七個精准”措施,推動銷售家禽710萬羽,大青棗、沃柑等水果4.5萬噸,價值8.4億多元,有效解決了農副產品“難賣”、市場“斷供”問題,為重啟發展“快進鍵”贏得了時間。該做法獲廣西日報頭條刊登報道。平南縣疫情防控工作成效還先后多次獲人民日報刊登。
在疫情防控中,周仕志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清晰的思路,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疫情穩定后,在抓“嚴防輸入”基礎上,及時把工作重心轉向全面復工復產達產、促經濟發展上。精准制定出台了助推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的十條硬核措施,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好用工、用料、防控物資緊缺等問題,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全面復工復產。去年2月26日,全縣100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實現100%復工,為全市最高,提前2天實現全部全面復工復產預期目標。
隔了屏幕但不隔情誼。在疫情嚴防時期,周仕志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大力推行“不見面”招商工作,帶領全縣上下採取網絡視頻等方式開展招商活動,去年一季度全縣共收集到企業信息28條,包裝策劃項目26個。其中,2月28日,平南縣集中簽約16個項目、總投資57億元,實現了“洽談不見面,招商不斷線、不停頓”目標。2020年全年實現招商引資項目83個,總投資額超380億元,提前4個月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全年任務,在全縣掀起了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為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足了后勁。
2020年,平南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89.4億元,增長6.3%,高於全區增速2.6個百分點﹔財政收入23.8億元,總量排名全區縣(市)第3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46元,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48元,增長8.5%。平南縣獲評廣西高質量發展先進縣、自治區文明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