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8%,穩居廣西縣域前十名﹔人均生產總值連續多年在廣西111個縣(市)區中位居第一名﹔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重點指標提前實現翻番目標﹔榮獲2018年度“廣西科學發展先進城區”稱號……
“十三五”,防城港市港口區圍繞打造一流經濟強區目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各項工作,初步建成了廣西一流經濟強區。
產業發展實現了大邁進
產業格局持續優化。食品加工、化工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加工、能源等特色產業從無到有並迅速壯大,產業格局從“一枝獨秀”向“多極支撐”轉變。產業升級成效顯著。鋼銅鋁等16大產業集群發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位居自治區前列,突破千億元大關,年均增長14.5%。一批知名企業逐步發展壯大,5家企業入圍廣西企業100強。盛隆上榜中國企業500強,名列廣西民企榜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1家,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14家、超100億元2家。累計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45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5個。盛隆技改、中電二期等14個10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
改革開放實現了大突破
改革推動更加有力。“區管校聘”改革示范區、企沙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7大類1217個事項通過網上一體化平台可辦率100%,榮獲自治區首個城區“信用區”稱號。開放合作更加深入。融入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陸海新通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企沙口岸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東灣物流園區獲批自治區首批優秀服務業集聚區,並入選國家陸海新通道重點培育物流園區,防城港保稅物流中心通過驗收。招商引進項目83個,總投資784億元,引進內資到位資金365.4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排自治區前列,突破60億美元,年均增長5.4%。創新動能不斷提升。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9.9件,是2015年的3倍,排自治區前列。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佔全市一半以上。
城鄉風貌實現了大變樣
城鎮提質加快推進。城鎮發展新格局加快構建,城鎮化率達88.04%。園博園建成開園,完成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任務。推行城區環衛清掃保潔市場化,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鄉村振興有序推進。打造簕山、山新、大龍口等一批生態宜居示范村屯,完成欄沖、新興等村庄規劃成果編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成功創建自治區“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區,東興大道、企沙工業園區鐵路支線、公車片區路網、建政路延長線、德城大道等一批城鎮交通路網項目投入使用,防東鐵路等項目加快建設。
脫貧攻堅取得了新成效
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1039戶4044人實現全部脫貧,欄沖、白沙、山新3個貧困村脫貧摘帽。累計投入資金近3億元,有效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累計投入8100萬元改善7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條件,衛生室和村醫實現“全覆蓋”。貧困人口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全覆蓋。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205戶,住房保障達標率100%。“5+2”特色產業持續發展,產業覆蓋率達99.3%,3個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均超10萬元,1人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民生福祉實現了大提升
財政民生年均支出10.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56元,年均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99元,年均增長9.8%。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近岸海水水質總體保持穩定,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142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44%。社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0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93%、93.5%。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新建改建各類學校21所,全面解決大班額問題。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5.6%。新建改建各類醫療機構7家,區人民醫院大龍新院、疾控中心重大疾病防治設施等投入使用。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加大打擊違法犯罪力度,掃黑除惡成效明顯,公眾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測評排自治區前列。(李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