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鏈”齊驅邁新步 跑出發展“加速度”

2021年03月10日08:38  來源:貴港日報
 
原標題:三“鏈”齊驅邁新步 跑出發展“加速度”

近日,平南縣大成綠色生態園區內機聲轟鳴,污水處理、熱電聯供等各大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佔地200畝的鎮隆生豬養殖小區,5個單元的養殖欄舍建設完成,技術人員正在對廠房和自動化養殖系統進行驗收﹔雄森動物大世界內,投資5.3億元、佔地36400平方米的平南雄景生態酒店正式投入使用……

近年來,平南縣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重點推動紡織服裝、生豬養殖、全域旅游三大產業轉型升級。三大產業鏈迅速激活,逐步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最近,平南縣獲評為2019年度廣西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紡織服裝產業鏈:產業集群 全速推進

隆冬時節,大成綠色生態園區內,廣西世紡投資集團熱電聯供項目施工現場,運土汽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在各自崗位上忙碌。“目前土建主體全部都封頂了,正全力搶建主廠房。”經理謝飚介紹。

大成綠色生態園是平南縣紡織服裝產業的主戰場,也是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一核六園”之一。

近年來,平南縣將紡織服裝產業定位為首位產業,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著力以綠色功能染整為牽引,以科技紡織面料為支撐,以時尚高端服裝制造為重點,發展全產業鏈紡織服裝時尚產業,明確“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規模、五年沖千億、十年再翻番”的戰略目標,高標准建設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規劃布局“一核六園”,即平南縣鎮隆總部核心區,大成綠色生態園、武林智能制造園、大安工裝定制園、臨江品牌創新園、大新品質童裝園和桂平市木樂休閑運動園,總體規劃面積39.24平方公裡。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50億元,稅收7.5億元以上。

為使落地園區企業加快建設並竣工投產,平南縣依托“縣委書記企業直通車”“縣長服務企業日”等工作平台,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該縣產業招商和服務中心以“項目到中心,落地有保障,投產更順利”為工作目標,21個部門常駐園區靠前服務,著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能最高、服務最好的“六個最”營商服務環境。共為園區解決57個重大生產建設問題,幫助企業辦理面積共109萬平方米的69宗土地出讓和116本建設規劃許可証、施工許可証等証照。

目前,時尚新區簽約引進紡織服裝企業144家,總投資額272.82億元,開工建設47家﹔已投入約20億元推進大成綠色生態園基礎設施建設,對外交通道路大成大道已建成通車,進園一路、二路、三路等6條道路已投入使用,大成園區二期“五通一平”的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正在加快建設。

廣西世紡投資集團行政部經理湯勇斌信心十足地表示:“公司力爭在春節前完成供水廠、熱電聯產、六運服飾公司等9個項目的廠房竣工試投產工作。”

生豬全產業鏈:龍頭帶動 加快發展

平南縣是生豬養殖大縣,連續13年獲得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獎勵。依托較好的生豬產業基礎,該縣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落實財政扶持資金,加強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大力推進現代生態養殖,著力打造生豬全產業鏈。

1月11日,筆者在平南縣益豚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看到,全封閉的養殖場裡,飼料經過管道輸送到計量筒再下放到料槽,一頭頭膘肥體壯的種豬定時在各自的“格子間”裡吃食、飲水。

“養殖場採取全封閉欄舍養殖,配備監控、溫控、自動化送料、自動化飲水、消毒、糞污處理六大系統,整個生豬養殖過程高度自動化。”公司后勤主管韋沃介紹。

平南縣益豚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該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生豬養殖項目之一,計劃總投資8.8億元,全部投產后核心示范區年出欄6萬頭,種豬擴繁1.5萬頭,拓展區年出欄20萬頭,輻射區年出欄50萬頭。

“目前,示范區已經在2019年12月建成投產,常年存欄能繁母豬3000頭左右,2020年8月以來陸續出欄豬苗2.7萬頭。拓展區、輻射區正加緊建設。”韋沃說。

四川德康農牧有限公司建設的平南縣德康鎮隆種豬場也於2020年12月竣工投產,現存欄能繁母豬5600頭,預計年出欄生豬10萬頭。“公司到平南發展,主要是平南有較好的生豬養殖基礎,有良好的營商環境。項目建設過程中,縣政府幫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經理吳超明說。

平南縣通過成立生豬全產業鏈工作專班,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實現生豬養殖投資項目全程跟蹤服務、按期高效推進生豬養殖項目,促進全縣生豬養殖業快速發展。目前,引進了廣東海大集團、四川德康農牧、正邦集團、四川巨星集團等生豬養殖龍頭企業,計劃總投資101.7億元,建設年出欄400萬頭的生豬養殖項目以及飼料加工、食品加工項目等。其中,廣東海大集團、四川德康農牧已全面開展生豬養殖工作。四川巨星集團、正邦集團的生豬養殖項目2020年9月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2月底前投產。投資8億元的國通雄森農業產業城屠宰加工冷鏈中心,集生豬屠宰、加工、冷鏈、流通銷售於一體,建成后可每小時屠宰生豬400頭,現屠宰中心建設已經完成進度的80%。

在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的引領下,平南縣生豬生產加快恢復、成效明顯。2020年累計出欄肉豬72.6844萬頭,同比增7.99%﹔存欄生豬55.1萬頭,同比增351.64%﹔能繁母豬存欄8.7萬頭,同比增761.38%。

全域旅游產業鏈:補足鏈條 打造品牌

“元旦期間,我們動物園游客量達2.7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37萬元。”1月11日,平南縣雄森動物大世界總經理助理盧祖才介紹,經過兩年多的發展,雄森動物大世界已經建設成集野生動物觀賞、夢幻劇場、水上樂園、主題度假酒店、生態採摘體驗、農家樂於一體的大型“吃住行、游樂購”綜合性旅游項目。

近年來,平南縣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工作,依托區域內的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僅在2018年至2019年,就成功創建了雄森動物大世界、北帝山旅游區和龔州公園3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9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縣形成了“南雄北帝”為龍頭,城鄉旅游點面開花的旅游格局。在此基礎上,該縣加快推動旅游與文化、商業、農業等融合發展,打造全域旅游產業鏈。

補齊“項目鏈”。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大力實施旅游景區(點)開發建設工程,以旅游項目建設助推全域旅游發展。2020年,該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老木棉大瑤山文化藝術村等一批文旅項目。通過重點建設提升老木棉大瑤山文化藝術村、北帝山旅游區、雄森動物大世界等一批文化旅游核心項目,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補全“基礎鏈”。持續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夯實旅游產業發展基礎。協調開通旅游客運班車、旅游公交和觀光巴士,全縣各主要景區已實現市政道路、二級公路通達。建設了江北公園、江南公園25公裡旅游綠道、蒙金二級公裡大鵬高速出口至國安鄉段30公裡風景道﹔完善了旅游驛站、觀景台、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旅游服務設施。

補優“品牌鏈”。立足全域旅游目的地城市品牌,注重宣傳營銷。攝制平南旅游宣傳片,征集旅游宣傳口號、平南旅游形象logo、旅游吉祥物等方式,擴大宣傳效果。同時,通過舉(承)辦大型節慶活動,提升平南旅游的知名度。2018年以來,平南縣先后成功舉(承)辦了全域旅游主題推廣活動、國際半程馬拉鬆賽、登山節、龍眼節、龍舟賽等8場系列大型活動,並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廣泛宣傳推介平南旅游品牌。

平南縣旅游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2018年,接待游客403萬人次,總消費51億元﹔2019年,接待游客622萬人次,總消費78.93億元﹔2020年,接待游客465.46萬人次,總消費57.85億元的好成績。

(責編:張芳、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