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青山綠水 法治護航

龐革平 尚永江

2021年02月23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百色:青山綠水 法治護航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2月23日第9版頁面截圖

非法捕撈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萬峰湖水面環境資源法庭開庭。資料圖片

百色市檢察官、法官、漁政執法人員等進行增殖放流。資料圖片

廣西老區百色處處青山環繞,河溪清水潺潺,以往裸露的山頭、污濁的溪流已蕩然無存。環境轉變的背后,有百色各級政法機關一路護航的身影。

近年來,百色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珠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定位,立足於粵桂“山同脈、水同源、氣相通”的自然生態格局,通過改組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搭建“公益訴訟+巡回法庭”平台、完善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流程、組建環境資源法庭等政法改革,完善環境保護體系構架,共同守護好百色的綠水青山。

筑牢生態屏障讓天更藍

“百色市右江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現在開庭!”去年5月16日上午9時,隨著法槌敲響,一起涉生態環境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右江區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進行公開庭審。

庭審現場,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底,被告人王某、梁某、包某利用右江區百法村的一塊土地,建造廢舊輪胎煉油設備,在未辦理任何審批手續,未建設配套環保處理設施的情況下,雇佣工人從事廢舊輪胎煉油生產活動。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廢氣、廢渣,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放到滲坑內,廢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廢渣堆放在廠棚旁,造成嚴重污染。

“庭審時,我們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政機關負責人和媒體,現場觀摩庭審,達到以案說法和普法宣傳的目的。”百色市右江區人民法院院長羅陽介紹。“判決生效后,法院環保庭跟蹤督導有關部門,利用賠償金及時修復受損地域,實現刑事制裁和生態補償的有機銜接。”羅陽說。

百色將環境保護工作作為發力點,用足用好每一起案件的普法宣傳和生態修復作用。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潘凌宇說:“我們牢固樹立生態紅線不可觸碰理念,切實貫徹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要求,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共審理環境資源類刑事、民事、行政案件3360多件。”

百色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黃文鋒說,近年來,百色對冶煉、化工、造紙等污染較大的行業,堅決推行污染物減排工作,先后對田東火電廠、東筍火電廠的老舊發電機進行了爆破拆除。到2020年,百色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比2010年減少46%以上,化學需氧量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減少32%。

“作為珠江流域生態環境重點保護區,必須著眼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的需求,服從服務大局,呵護好山青水秀藍天白雲,才能無愧於政法機關的職責擔當,無愧於人民群眾的所期所盼。”百色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黃智宇如是說。

守住源頭紅線讓水更清

百色隆林境內的萬峰湖,是天生橋高壩電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淡水湖,因地處貴州、雲南、廣西三省(區)交界的峰林而得名,水域面積達816平方公裡,是雲貴高原上的一顆平湖明珠,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水源供給地。

湖水連三省,湖面映萬峰。曾經的萬峰湖,湖水澄澈,魚翔淺底,一直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大自然饋贈。

2006年開始,由於缺乏對網箱養魚、水上餐廳、釣魚棚等污染源的規范性管理,導致數量急劇增多,其中釣魚棚3300多個,網箱養殖戶2100多戶,年投湖飼料達5.6萬噸,生產生活污水、垃圾直排萬峰湖,造成嚴重水體污染。

2018年和2020年,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先后兩次向縣生態環境局和農業農村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其依法履行行政監督管理職責,加強萬峰湖污染整治。

“經過幾年集中治理,拆除養殖網箱430萬平方米,拆解管理棚2612個、釣魚棚1227個、水上餐廳(超市)13個﹔吊銷130多家水上餐廳,清理並拆解260多艘‘三無’船舶,責令1463艘持証船舶安裝‘兩污’收集處理設施及安全航行設施,割除了水體患‘癌’之瘤。”隆林各族自治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雲說。

為切實保護萬峰湖生態環境,隆林縣人民檢察院設立檢察室,通過公益訴訟、刑事等方式加強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司法保護。

2020年10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人民檢察院、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雲南省曲靖市人民檢察院,在百色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派駐天生橋水上檢察室共同簽訂《關於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協作機制(試行)》,建立三地檢察機關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議事協調機構,加強辦理萬峰湖流域污染防治、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資源、漁業資源和水土資源保護等領域案件的協作配合。

“整治之前,湖裡的水質很差,清理后,水面干淨很多。”隆林天生橋鎮岩卡村村民陸代學說。眼前的萬峰湖,波光粼粼,湖面給人一種全新感覺。

部門協同發力讓地更綠

在鋁土礦資源豐富的靖西市,礦山企業近年來逐步減少,從高峰期上百家到如今隻剩下13家規模化礦產企業。

對靖西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治,靖西市黨委政府一直保持“高壓態勢”。企業依法依規辦礦,政法部門依法服務,加大對礦山綠色環保安全方面的投入,走礦業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礦山企業的共識。

成立於2013年的靖西華銀礦業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降低資源消耗。同時,推動企業開採后的礦區進行復墾。近年來,廣西信發鋁、靖西華銀礦業兩家企業在新甲、龍臨、祿峒、新靖、安德鎮等五個鄉鎮礦區復墾總面積10896.55畝,有效緩解人地矛盾,使復墾地能達到採礦前的生產力水平,獲得生態、經濟和社會的效益。

同時,政府對盜採礦產進行嚴厲打擊,2020年3月至7月,韋某、黃某利用新冠疫情期間公安機關主要精力集中在疫情防控,組織人員在靖西市新甲鄉高美村進行非法採礦,靖西市公安機關和礦產資源綜合執法大隊對韋某、黃某等違法採礦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查扣車輛349輛(台),其中大型貨車59輛、中型貨車91輛、鏟車17台、挖掘機9台、拖拉機19輛、欽機50輛、三輪車32輛、小型貨車91輛,沒收鋁土礦3399.78噸,有力打擊了盜採礦等違法犯罪行為。

百色境內大多數地方都是典型的大石山區,生態環境脆弱。在隆林各族自治縣沙梨鄉,祖祖輩輩靠上山砍柴煮食取暖,久而久之,原本植被良好的山嶺都成了光禿禿的山脊。2005年以來,沙梨鄉發動全鄉群眾大力建設沼氣池,用沼氣取代薪柴,砍伐林木少了,荒山頭終於重披綠裝。

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建立了環境司法與行政執法聯動機制,就環境資源案件及公益訴訟案件的執法聯動、案件線索移送、信息共享等事項建立日常溝通工作機制,協調聯動握指成拳,有力提升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的整體效能。

百色市政法部門還積極探索“誰破壞,誰修復”的修復生態機制,引導案件當事人對受損的生態進行修復,同時發出司法建議書幫助行政機關堵塞漏洞、規范管理。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02月23日第09版)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