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素娟:以匠人之心 鑄毛南品牌

2021年01月11日11:47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譚素娟在展示融入花竹帽元素的手提籃。歐慶攝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暨全區“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精神文明表彰大會召開,環江花竹帽編織技藝傳承人譚素娟榮獲廣西勞動模范稱號。譚素娟對花竹帽編織技藝不斷追求、對毛南民族文化的無私奉獻,通過基層推薦、公示、審核評選等層層選拔,最終實至名歸。

2001年,從譚美順老人那裡順利出師后,此后的近20年裡,她便以匠人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花竹帽編織這項工作中。她又將花竹帽編織技術傳授給她的學生以及自己的女兒,這讓原本瀕臨失傳的“指尖舞蹈”重獲新生。一頂頂結構精巧、花紋工整的的花竹帽如雨后春筍般產生,成為了毛南族兒女向世人展示毛南族文化的亮麗符號。

譚素娟與花竹帽的結緣,如同花竹帽的故事般偶然。相傳,多年前有一個叫金哥的男子流落到毛南族聚居的山鄉,與一名叫譚靈英的毛南族姑娘產生情愫。金哥特意用竹子為譚靈英編織了一頂花竹帽作為愛情信物,譚靈英戴上花竹帽顯得清純可人。金哥看到此景心花怒放,並與譚靈英結下姻緣,永遠留居毛南山鄉。從此花竹帽流傳開來。譚素娟與花竹帽的故事,也亦是如此。20世紀90年代,她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下南鄉參加文藝演出,因為演出用上了花竹帽作為道具,那精巧細致、圖案簡潔的花竹帽便與譚素娟令譚素娟心生向往,她想著如果自己也能親手編織一頂屬於自己的花竹帽那該多好啊。在打聽到這些花竹帽均是出自下南鄉的譚美順老人之手后,譚素娟便放棄自己原有的生意,開始學習花竹帽編織技藝。這一入門,便是半生心血。

“因為我知道花竹帽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溫婉動人的故事,更是毛南族文化的瑰寶,所以這更下決心的讓我傳承這項技藝下去。”她說,“現在我們政府對民族文化也更加重視了,有了很多的優惠政策,這也是我堅持下去的原因。”

近30年來,譚素娟一步一腳印,日復一日堅守初心地編織她心中的“頂卡花”。最終,從市級到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最后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抬六壓四,抬四壓二,抬四壓四抬二”這是譚素娟編織花竹帽的一個基本口訣。譚素娟在竹編(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項目中師承有序,傳承譜系完整。多年來,譚素娟投注匠心在花竹帽文化研究其產品制造生產工作,恢復並創新了古老的花竹帽編織技藝。

譚素娟善用色彩,花竹帽圓錐斜面以金黃為主色,中心以黑色蓮花引領,外圍環拱黑色三菱,以金色羅邊,紋路清晰,布局合理,色彩對比簡潔而分明,造型獨特,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特點。“我現在正在把毛南族的元素和漢字元素有機結合,這樣寓意著我們中華民族緊緊團結在一起。”她說,“通過毛南族元素和其他民族元素集中在花竹帽上,不僅讓花竹帽更加時尚漂亮,而且讓花竹帽的文化價值更加珍貴”。此外,譚素娟還將花竹帽元素加入到其他的物品中,如鑰匙扣、耳環、燈飾、鈴鐺等,讓花竹帽元素更多的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近年來,隨著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毛南民族文化的不斷重視,譚素娟創辦了環江花竹帽工作室,讓更多的人能夠學習到花竹帽編織的技藝,使編織花竹帽成為毛南族知名品牌。“花竹帽工藝復雜,很多工序隻可意味,加之編織枯燥。每次開班要能有一個學生長期堅持下來我就已經很高興了。”譚素娟如是說。花竹帽工作室創辦至今,累計帶動了1000余人學會花竹帽編織技藝。帶動20多戶貧困戶利用農閑時期創收脫貧致富,譚素娟本人編花竹帽創造價值近300多萬元。

歲月悠悠,青史浩然。譚素娟把自己的命運與一道道竹絲交織在一起,她不計較個人得失,以繼承和發展毛南文化為己任,用實際行動詮釋“匠人之心”。現在,譚素娟更是開始研發其他編織工藝藝品類,逐漸得到了大眾市場認可,為毛南品牌鑄就夯實基礎。(歐慶)

(責編:周雨樂、黃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