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大山壯歌》精彩亮相首屆中國—東盟文化藝術周

2020年12月11日13:1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話劇《大山壯歌》劇照。陸靜攝

人民網南寧12月11日電  (伍遷)12月10日晚,話劇《大山壯歌》作為首屆中國—東盟文化藝術周劇目展演在南寧邕州劇場精彩上演。該劇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中共南寧市委員會宣傳部、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出品,南寧市藝術劇院創作排演,以駐村第一書記為創作原型,勾畫上下齊心、全民行動的決心信心,謳歌壯族群眾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用滾石上山的精神和力量,向貧困宣戰,展現壯鄉首府上下凝聚脫貧攻堅合力,以決戰決勝的姿態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成果。

《大山壯歌》扎根本土,深植時代,挖掘壯鄉首府南寧駐村第一書記扶貧道路上的感人經歷,塑造了駐村第一書記王佳年的藝術形象。作為一名普通的青年黨員,王佳年初入貧困山村古龍寨,在困難面前也有過猶豫退縮、彷徨失落,但是面對村民們的善良質朴,他勇敢地站出來,通過真誠的行動喚醒了大家的脫貧夢。在帶領龍古寨人從“要我脫貧”轉變到“我要脫貧”的奮斗路上,他自己也堅定了信念,實現了精神上的“脫貧”,真正成長為一名受到大家愛戴的第一書記。同時,突出蘭爺爺、唐老三、阿古、蘭磊、苗苗等三代壯族村民的群像塑造,真實呈現了壯族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態,反映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展現人民的精神風貌,以接地氣、正能量的創作提升作品感染力。

同時,《大山壯歌》深入挖掘、展現壯族元素,在舞美呈現方面,再現壯族干欄式建筑,以及牛軛、榔等壯族鄉村日常生活的物件,服裝設計取材於壯族人民的生活勞作服裝,具有濃郁的地域民族氛圍。音樂設計制作方面,以南寧馬山壯族原生態山歌作為創作主干,以馬骨胡等富有廣西民族特色的民樂、管弦樂、混聲合唱等配合作為枝葉,將觀眾帶入少數民族山村的情景之中,共同感受壯鄉首府兒女奮斗圓夢的感人故事。

據悉,從2017年起,南寧市多次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馬山、上林等地採風創作,創作了《大山壯歌》劇本。該劇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劇本扶持工程,實現了廣西原創話劇劇本“零突破”﹔劇目還相繼入選了文化和旅游部全國舞台藝術現實題材創作作品計劃、廣西當代文學創作工程三年規劃第二批項目、南寧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項目等。經過三年不斷的修改、提高,2020年9月10日《大山壯歌》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成功首演。

為推動《大山壯歌》攀登藝術高峰,主創團隊根據各界專家和觀眾的反饋,確立“抓重點、大變樣、上台階”的工作思路,通過劇本、造型等的重點修改、調整,使劇目在內容與形式上不斷趨於完善,讓台詞更加生活化,人物性格特點更加突出,藝術創作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大山壯歌》參加首屆中國—東盟文化藝術周劇目展演具有積極的意義,一方面藝術地呈現了全國脫貧攻堅戰線基層黨員干部的無私奉獻和堅守初心,另一方面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展現新時代南寧文藝創作的最新成果、提升南寧文化影響力貢獻力量。

(責編:伍遷、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