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監獄: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高牆內外常開常盛

2020年11月06日23:2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年來,廣西監獄管理局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指導全區監獄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高牆內外常開常盛。鹿州監獄就是其中一朵經典之花。

情意飛進大苗山 助力紅瑤女童把夢圓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大苗山深處的教室裡,傳來孩子們清脆悠揚的歌聲,情意滿滿的教室裡,鹿州監獄青年警察和駐監武警戰士邊彈吉他邊打節拍,孩子們載歌載舞,氛圍十分活躍融洽。一首《隱形的翅膀》,寄托了紅瑤女童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也表達了對來賓的由衷感激之情。這是青年警察和駐監武警戰士共同組成青年志願者服務小分隊到融水苗族自治縣白雲鄉中心校開展“情系紅瑤女童”慰問助學活動的場景,是鹿州監獄深化“三共八聯”活動之一,也是弘揚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精神的積極探索。

“武警紅瑤春蕾女童班”從1988年開到現在,冬去春來、嚴寒酷暑,從未間斷。而這次,幫助少數民族同胞走出大山的夢想,由武警官兵和青年警察共同來傳承。

民族團結宣講進高牆 促進囚子奔新生

立秋剛過的八月,仍是廣西炎熱難熬的時節,在鹿州監獄的高牆之內,全體罪犯被一道身影吸引。他是柳州市委宣講團的老師——廣西首位“全國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講團特聘專家”陳謹禮。他應邀給罪犯上一堂主題為“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政治課。他詳細地闡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夢”,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山歌唱響新生路 文化巡演促團結

唄噥咧

呱斗啃嘍咧啵!

爬山擔草咧

過河背簍

……

一首韻味十足的原創壯族山歌《爬山擔擔草》將晚會的氣氛推向了高潮。這是鹿州監獄“慶中秋迎國慶”文化周巡演現場,巡演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又兼具民族特色。在罪犯中宣揚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和愛國情懷,賦予文化改造以靈魂,激發愛國熱情,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改造氛圍。

文化周巡演從2018年舉辦至今已經成為監區文化建設的“金字招牌”,這得益於監獄重視文化藝術團的建設結合監獄押犯由多民族構成的特點打造許多民族特色的優秀節目,豐富罪犯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展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培育民族團結進步的肥沃土壤。

民族政策暖囚心 積極改造迎光明

“當時我正在伙房勞動,突然感覺到頭暈、出冷汗,然后心痛、兩腳發軟,一下就昏過去了……后來我才知道是監獄搶救及時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積極改造報答恩情!”來自甘肅的東鄉族罪犯馬某在回憶起當時突發重病的情形時,仍然難以控制內心的激動和感激之情,在那次與死神賽跑的搶救之后,馬某病情又出現了反復,鹿州監獄按照相關規定及時轉診治療,將馬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馬某作為少數民族罪犯,在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等方面都與其他罪犯不同。剛調入鹿州監獄服刑改造時,適應改造環境的難度很大。監獄得知情況后積極認真解讀執行民族政策,扎實做好少數民族罪犯教育改造和思想轉化工作。現如今,馬某積極自我改造,嚴格服從監獄的統一管理,因為表現積極馬某近期正在呈報減刑,回歸社會成為守法公民的日子離他越來越近。

近年來,廣西監獄積極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交流溝通,將民族團結教育與罪犯的政治改造、文化改造有機結合,通過邀請專家教授入監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宣講,大力宣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典型,在高牆之內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的濃厚氛圍﹔通過強化黨的民族理論教育和民族政策宣傳,不斷增強罪犯的民族自豪感,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團結意識﹔通過監獄青年志願者進一步推進與社會公益組織的合作,將民族團結進步領域向外延伸,在奮力譜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的征程上大步前行,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貢獻應盡的一份力量。(張平)

(責編:嚴立政、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