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色產業,有公益崗位,廣西三江縣汾水村——

“日子有奔頭,心裡有盼頭”

記者 李縱

2020年10月03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0年10月03日第04版截圖

“茶樹得施有機肥,還要修剪管護,產出的茶葉品質才好,收購價格也高。”見到記者時,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汾水村村民龍鳳留正在自家茶葉地裡忙活,“今年肯定能脫貧,日子有奔頭,心裡有盼頭。”

丈夫去世多年,自己帶著小孩,龍鳳留以前日子過得難。“一家人全靠兩畝地茶葉和低保生活。”龍鳳留說。

“汾水村目前剩余貧困人口還有45戶191人。”汾水村第一書記胡獻介紹,村子距離縣城34公裡,人均耕地面積隻有0.8畝,資源缺乏,交通閉塞。2015年全村貧困發生率高達57.45%。“經過幾年脫貧攻堅,現在汾水村的貧困發生率已經降為5.99%。”胡獻說。

剩余貧困人口如何實現如期脫貧、同步小康?“一靠產業,二靠就業。”胡獻脫口而出。

今年,汾水村新增茶葉、油茶等特色產業400畝。目前全村茶葉種植面積1620畝,油茶2100畝,實現特色產業100%覆蓋貧困戶。

龍鳳留正在打理的就是今年新種的一畝茶葉地。“家裡原來種的兩畝茶葉和村裡的大學生創業園簽訂了茶青收購協議,所以今年想多種一點。”

龍鳳留口中的大學生創業園,是由吳國軍等6名返鄉創業大學生創立的“三江縣汾水村青年大學生創業園”。2017年底,在原三江縣農業局、縣扶貧開發辦等單位支持下,大學生創業園成立,並建了茶葉加工廠。“我們以互聯網+特色產業為抓手發展茶產業,在實現個人創業夢想的同時,帶動鄉親脫貧致富。”吳國軍說。

“汾水村種植茶葉已有30年歷史,但過去種植粗放,茶葉品質一般,收購價格不高,大家種植積極性也不高。”胡獻介紹,近年來,汾水村一直在推廣優質品種茶葉種植和茶園精細化管理模式,縣裡派出技術員指導農戶種植,提高管護水平。

“2018年底,創業園茶葉廠投產,我們和貧困戶簽訂協議,以保底價收購達標茶葉,提升他們的種植積極性﹔同時,以高價收購品質好的茶葉,鼓勵提升茶葉品質。”吳國軍說,大學生們還對村民進行技術指導,“比如過去村民採茶都是從早採到晚,經過指導,從去年開始上午下午各採一次,這樣能較好地保持茶葉鮮度。”

“去年底,大學生創業園的茶葉廠通過食品生產許可認証,達標茶葉的收購價比以往每斤高出至少2元,提質升級的茶葉,效益好的每畝可增收3000多元,大家積極性更高了。”胡獻說。今年以來到8月,創業園已帶動300多戶貧困戶增收。

“茶葉收入1.5萬元,加上在村裡做保潔員的收入,今年總收入能有3萬多元。”龍鳳留對今年順利脫貧很有信心。

“龍鳳留做保潔員,是村裡提供的公益性崗位。這是今年4月以來汾水村新採取的扶貧舉措。”胡獻介紹,截至目前,全村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768人。對於外出就業困難的貧困勞動力,村裡提供了114個公益性崗位。

“按照測算,9月底所有村民收入都已達到脫貧標准,隻等通過驗收,汾水村將實現整村脫貧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胡獻說。

《人民日報》(2020年10月03日第04版)

相關鏈接: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發展電商助脫貧

“看,剛才又接到幾份買茶葉的訂單!”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龍運桂滿臉喜悅。香菇、紅茶、牛臘巴、紫黑香糯米……來自縣域多個鄉鎮的特色農產品,不僅展示在服務中心一樓的貨架上,還登上了電商平台,線上線下,齊力推廣……【詳細】

廣西那坡縣推出多項措施扶持貧困戶種桑養蠶

層巒疊嶂,群山連綿,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那坡縣是典型的“老、少、邊、山、窮”地區,今年還有1353戶4454人未脫貧。那坡縣因地制宜,將桑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桑蠶種養、暢通蠶繭收購渠道、延伸鏈條促進就業,2萬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受益……【詳細】

廣西龍勝:旅游扶貧 筑起脫貧夢

精准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緊緊依托世界梯田原鄉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的優勢,以及良好生態、農耕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獨特旅游資源優勢,堅持“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發展總基調,通過夯實旅游發展基礎、深耕民族文化實現產業融合,推進旅游扶貧,形成了“生態、旅游、扶貧”三位一體的旅游扶貧模式……【詳細】

廣西上林縣多舉措助推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9月29日,上林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專場新聞發布會在上林縣舉行。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上林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到2019年底,全縣共脫貧2.9萬余戶12.1萬余人,65個貧困村全部摘帽,剩余貧困人口1634戶4522人,貧困發生率由20.71%降至1.17%。2020年5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同意上林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詳細】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