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名村,小山村弄出了“大名堂”

——記都安瑤族自治縣高嶺鎮弄名村第一書記胡盛滬

2020年07月01日17:4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胡盛滬是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的一名年輕干部。2019年初,胡盛滬主動請纓到一線參加扶貧工作,擔任都安瑤族自治縣高嶺鎮弄名村第一書記。弄名村2019年貧困發生率14.59%,村黨支部因硬件不達標被組織部門認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脫貧攻堅壓力大。

為了鼓勵大家,胡盛滬經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弄名、弄名,就是要在脫貧攻堅上弄出名堂來。”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小小的弄名村果然弄出了“大名堂”,2019年完成了83戶325人脫貧的任務,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40%,如期實現整村脫貧摘帽,尤其是產業發展成效明顯,被推薦為2019年自治區級示范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山溝溝裡發“牛財”

“弄麥生態牛場今年4月賣出11頭肉牛,收入20.434萬元。還有9頭母牛生了9頭牛犢,根據縣裡‘見仔補母’政策,每頭牛犢能可以補助2000元,共收入18000元。牛場本批次收入可達22.234萬元,純收入為6萬元以上。”胡盛滬算了一筆“明白賬”。牛場去年7月剛投產,今年4月就能實現盈利,弄名村發“牛財”的第一步走得踏實。

弄麥牛場由后援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幫扶援建,2019年4月份主體剛完工,配套水櫃、附屬工程、機器設備等尚未配備。為了盡快投產運營,胡盛滬駐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四處籌措資金,為村裡購買了壓塊打包機、鍘草機、飼料和草料攪拌機、消毒儀、地磅、鏟車、農用三輪車等牛場配套機器設備。

牛場配套都齊全了,規模牛場運營管理對村裡來說還是一張白紙,隻能“摸著石頭過河”。胡盛滬組織村干、致富帶頭人外出學習飼養技術和合作社運營管理模式,結合村裡的實際情況,採用“政策扶持+市場運作”“合作社+農戶”等模式運營。

胡盛滬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查看肉牛長勢。受訪者供圖

牛買回來了,草料不夠怎麼辦?針對弄名村山多地少,群眾習慣種玉米當口糧,不願意種牧草的實際,胡盛滬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挨家挨戶鼓勵村民種植牧草,並以保底價收購或入股的方式,提高村民種植牧草的積極性。為了解決村裡牧草產量不高的問題,胡盛滬回到母校廣西大學農學院求助,引進了高產優質的金竹草進行試種。目前,弄麥牛場的牧草本村自給率已經能達到60%以上,預計年內能達到自給自足,確保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胡盛滬和村民一起種植牧草。受訪者供圖

“甜蜜產業”讓鄉親嘗到甜頭

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發展產業是關鍵。胡盛滬充分發揮自己的農學專業優勢,根據當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結合原有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和村裡的干部群眾一起謀劃弄名村產業布局,培養致富帶頭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村民黃榮波是一名衛校畢業的中專生,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三位老人患長期慢性病,兩個小孩均在讀小學,全家7口人的生計主要依靠他在廣東打工的微薄收入來維持。2016年黃榮波回到村裡,希望能夠在家鄉自主創業實現脫貧致富,無奈嘗試了多種產業均以失敗告終。

胡盛滬在入戶走訪中,了解到黃榮波為人忠厚老實,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發展動力,是發展成為致富帶頭人的好苗子。胡盛滬帶領黃榮波到養蜂專業合作社學習技術,然后利用第一書記幫扶經費購買了60箱中華蜜蜂,由黃榮波牽頭負責管護運營。

“甜蜜產業”在弄名村一舉成功,半年時間產出原生態土蜂蜜167斤,產值2萬多元,黃榮波分紅收入5000元,當年實現脫貧出列。脫貧后,黃榮波把微信頭像改成了蜜蜂採花的圖片。“養蜂容易管理,見效又快,老少婦孺都能養殖,非常適合弄名村這樣生態環境好的地方!胡書記為我們選對了一個好項目。”黃榮波笑著說。

在胡盛滬和致富帶頭人的帶動下,村民參與養蜂的積極性高漲。目前,全村共培養了4名養蜂能手,養殖中華蜜蜂160余箱,打造了“弄名土蜂蜜”品牌,預計2020年產值超過7萬元,帶動32戶貧困戶增收。

養蜂帶頭人黃榮波正在查看蜜蜂釀蜜情況。受訪者供圖

近一年來,在胡盛滬的帶動下,弄名村還引進江西中花吳茱萸(茶辣)品種,打造80畝茶辣種植基地﹔動員農戶在玉米地裡套種黃豆和黑豆,打造“弄旺黃豆”“弄旺黑豆”品牌﹔發展黑山羊養殖項目,修建21個家庭“微羊場”鼓勵群眾發展黑山羊養殖產業﹔按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發放土雞苗給農戶飼養並代銷,發展“弄旺”土雞項目。目前,弄名村產業發展呈現多點開花的良好勢頭。2019年弄名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1.38萬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20萬元,已成為都安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排頭兵,被推薦為2019年自治區級示范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村容村貌大變樣

弄名村地處大石山區,道路、飲水和住房等基礎設施非常落后。弄名村原有的公共服務中心年久失修,地基沉降導致牆體開裂,無法正常使用。2016年村黨支部因辦公條件不達標被列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2018年,時任第一書記在后援單位支持下,通過爭取社會捐助解決了弄名村公共服務中心的建設資金,但由於村部依山勢而建,施工難度大。

2019年,胡盛滬接任時,正好碰上施工攻堅期,工程遲遲無法推進。為了趕在年底脫貧核驗前竣工,他帶領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干部,從圖紙設計到電線電纜遷移、從對接施工企業到協調處理群眾用地用水糾紛,從房間布局到辦公設備購置,全程參與,搶抓進度,最終在年內如期完成公共服務中心整體搬遷入駐。新的公共服務中心佔地面積966.7平米,建筑面積500平米,配置了全新的辦公設備,村黨支部如願摘掉了“軟弱渙散”的帽子。

弄名村舊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受訪者供圖

弄名村新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受訪者供圖

2019年以來,胡盛滬和工作隊員在后援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積極為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爭取項目資金689.5萬元,新建道路6.1公裡、硬化道路16.2公裡,建設人飲和產業水櫃54座共4200立方,全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感日益增強,發展致富的信心滿、干勁足,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玉剛、朱曉玲)

(責編:朱曉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