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小區裡的致富引路人

2020年06月18日18:14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鄧燦新在小區扶貧車間指導工人操作。李鐘禮攝

近年來,在容縣扶貧安置小區有一位搬遷脫貧致富典型代表——該小區物業委員會副主任兼婦聯主席鄧燦新,她是如何從搬遷貧困戶成長為搬遷小區的致富引路人?

人生逆境,堅強面對

“感謝黨委政府,感謝幫扶干部,有他們才使我走過人生的這道坎。”鄧燦新說。鄧燦新是容縣容州鎮三和村行仁隊人,一家4口,丈夫身體不好,常年在家務農,收入微薄,家庭開支基本是靠她外出打工維持,家庭十分困難。

2015年底,鄧燦新一家被精准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年,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突感不適,經醫院檢查確診為重度地中海貧血,需要輸血、長期服藥。為了給孩子治病,照顧孩子,鄧燦新放棄了遠赴廣東打工的計劃,一邊就近找零工做,一邊兼顧家庭,千方百計做苦工賺錢,向親朋好友借錢籌款,欠債累計15多萬元,這對一個困難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就在鄧燦新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她家的幫扶聯系人甘廣耀向她宣傳了易地搬遷的優惠政策和醫保報銷的流程,為她指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

“當時,孩子的醫療費大部分能夠報銷了,我的心一下子輕鬆很多。”在幫扶聯系人的鼓勵下,鄧燦新沒有被困難嚇倒,重拾信心,堅強面對人生的逆境。

喜遷新居,重整旗鼓

在容縣安置中心干部和幫扶聯系人的幫助和鼓勵下,2017年11月,鄧燦新一家搬進了容縣扶貧安置小區,從此,告別了瓦房,開啟了新生活。

首先是孩子教育問題,鄧燦新的兩個孩子都能夠就近入學,接送非常方便。現在,鄧燦新的女兒讀高中,兒子讀初中,國家給予各項優惠補貼,每年可以獲得4000多元教育補貼。

為了解決生活來源問題,鄧燦新重拾老家的傳統產業。她借助林地、田地,全力發展3畝苗木和1畝玉桂1畝水稻,每周安頓好子女上學后,夫妻倆就一頭扎進老家林地,每天起早摸黑,把心思全放在了“小產業”上。

在幫扶聯系人的建議下,夫妻倆通過參加種植專業培訓、自找書籍充電、上網查閱資料等渠道,找到了種植、培育苗木的竅門。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苗木、玉桂、水稻等產業總收入近9000元,加上教育補貼、低保金等各項政策補貼共計1萬多元。2017年,鄧燦新一家終於摘掉了“貧困帽”,順利脫貧。

由於鄧燦新的兒子患有地中海貧血,要長期服藥,平均每個月藥費支出將近1000塊錢,在2018年底,容縣安置中心幫她安排了一個公益性崗位,協助易地搬遷小區的物業工作,每月有800元的收入。

默默奉獻,引領致富

“大家不要急,排好隊,抓緊時間登記培訓。”鄧燦新一邊引領前來參加就業培訓登記的貧困戶,一邊熱情指導貧困戶填寫培訓表格。她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6月13日舉辦新一屆的就業培訓班工作。即使脫貧了,也沒有停止奮斗,因為工作積極肯干,服務周到,鄧燦新得到了廣大貧困戶業主的肯定,2019年被推薦為搬遷安置小區的物業委員會副主任兼婦聯主席,做起了小區業主致富的引路人。

鄧燦新登記貧困戶就業培訓名單。李鐘禮攝

為了拓展小區就業渠道,真正讓貧困戶搬得來、穩得住、能致富,鄧燦新牽頭引進小區扶貧車間鴻藝印飾品有限公司,直接吸納就業人數40多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全年安置公益性崗位14人,從事小區清潔衛生、治安等工作﹔組織7期培訓班,內容包括微型企業培訓、中式面點制作培訓、茶藝培訓、育嬰培訓等,200多人通過培訓后異地重新就業,月工資達3000多元,為貧困戶年創收720萬元。

此外,鄧燦新還主動與容縣開發區企業、縣內其他扶貧車間對接,推薦169位小區貧困戶就近就業。由於許多業主是開電車上班,在小區充電又成了大伙的難題,於是她又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申請爭取到了7萬多元,為小區安裝數十個充電裝置,解決了大伙充電難題。

截至2020年6月,小區累計搬遷242戶1000人,實際入住242戶1000人,實際入住率100%。已脫貧240戶995人,脫貧率99.5%。(李鐘禮、朱曉玲)  

(責編:朱曉玲、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