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鄉“產業出村”走上致富路

2020年06月04日10:49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幾年前,平果市海城鄉所轄16個行政村還是清一色的“空殼村”。為打破僵局,近年來該鄉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精准扶貧的根本性、戰略性舉措來抓。“產業出村”(也叫“飛地”)模式是海城鄉認真細致調研規劃后,在整合全鄉可利用的基礎上,科學計劃部署,為6個貧困村發展提供土地、水源等資源,打破貧困村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地理位置限制。在合理有效利用資源的同時,也為貧困村發展拓寬了思路。

“第一批火龍果收入預計收入4萬元。全年收入預計12至13萬,這對於全市唯一極度貧困村的定提村來說是個飛躍!得益於‘產業出村’扶貧模式的實施。”駐村第一書記秦先正開心地介紹道,而在他身后,定提村火龍果基地一派花開繁盛景象。截至目前,該基地共種植火龍果110畝,而6月底至7月初的第一批火龍果即將迎來採摘,村民們望著火龍果樹滿懷期待。

海城鄉定提村火龍果基地的發展壯大就是“產業出村”模式推廣運用的成功典范。如今定提村火龍果實實在在的收入不僅証明了“產業出村”模式的可行性,也証明了該做法是值得借鑒的經驗。該基地由地處大石山區的定提村民合作社,來承包平原地區那海村伏運屯的土地,最大限度地解決了自然資源、水電、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制約。並引進種植台灣大紅等優良品種,實現大幅提升村集體經收益,帶動多名貧困戶穩就業、增收入。

在這一有效模式的帶動下,海城鄉先后還成功實施了新民村和提村聯合養牛場、萬康村聯合養雞場、貴良村與圓夢新村共建糖料蔗“雙高基地”、行吉村“托羊所”等一系列項目。同時擁齊、萬康等行政村以土地流轉方式建立了牛羊飼料所需的配套飼料基地,未來充滿希望。

海城鄉的“產業出村”模式,有效推動了資源要素集聚整合,實現了不同地域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利益鏈接和共同發展,讓群眾脫貧走上致富路。(羅鳳飛、陸正昶)

(責編:周雨樂、龐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