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脫貧攻堅戰傳來捷報:自治區政府召開常務會議,批准藤縣等2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藤縣經過四年全力攻堅,累計實現12.2萬貧困人口減貧、85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59%。四年來該縣各項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各種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各方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全面決勝脫貧攻堅,舉全縣之力書寫扶貧答卷。
瞄准扶貧對象,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實行縣領導作戰到鎮、鎮領導作戰到村、村干部作戰到戶,主動到一線督導促工作落實,一級帶著一級干,全縣形成大干快干的良好氛圍。135個部門單位參與扶貧工作,抽調精銳力量組成8個巡回作戰隊,聚焦“三落實”“三精准”“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脫貧攻堅重點任務進行巡回作戰。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今年全縣繼續安排9425名幫扶聯系人投入到“一幫一聯”活動中,嚴格執行請假、打卡制度,確保每戶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選派了1946名專職扶貧工作隊員,確保99個貧困村有3名工作隊員,167個非貧困村有2名工作隊員,17個鄉鎮有1名工作分隊隊長。扶貧干部吃住在村,每月駐村時間不少於20天。
今年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兵團”進村入戶時間推遲,扶貧干部便積極開展“網上扶貧”活動,實行“單兵作戰”,咬定脫貧攻堅不放鬆。據不完全統計,3月上旬第一周,全縣就有5000多個貧困戶收到了幫扶干部的短信或電話,幫助貧困戶申請穩崗補貼和交通補貼。小口罩擋不住扶貧大行動,新冠肺炎疫情阻止不了脫貧攻堅的進程。
緊盯問題短板,四大戰役到點到位。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實施每周作戰制度,明確縣處級領導牽頭督導全縣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出台獎勵措施,對3月底前開工建設的農戶按人均0.1萬元標准給予開工獎勵﹔對6月10日、20日、30日前竣工入住的農戶分別按家庭人口人均0.3萬元、0.25萬元、0.15萬元的標准給予竣工獎勵,激勵群眾加快建設進度。全縣危房改造戶49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23戶,2019年租借住農戶和邊緣戶270戶,已全部開工建設,力爭六月底前竣工入住。基本醫療保障方面。制定出台基本醫療保障系列舉措,實現了每個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村醫執業,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統一代繳參保費。截至4月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參保率已達100%,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門診特殊慢病報銷比例達到要求。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安排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畢業生16人和擬招聘醫療衛生人才64人,全部充實到基層醫療系統。義務教育保障方面。全面部署各學校、各幫扶聯系人採取靈活的方式開展寒假大家訪活動,繼續關注有輟學苗頭學生等重點群體,全面做好排查、跟蹤工作,打消適齡兒童輟學念頭。經過充分准備,高三、初三學生已在4月7日開學,其他年級學生也在4月21日陸續開學,全縣無因貧失學輟學現象。飲水安全方面。經對全縣266個行政村排查摸底,自來水普及率為85%,有安全飲水達標率為100%。今年已投資約1600萬元實施22個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進一步提高群眾飲水安全保障水平。
強化措施保障,脫貧成效扎實夯實。一是抓好產業發展工作。制訂出台《藤縣2020年度產業扶貧以獎代補項目實施方案》,合理調整產業獎補政策門檻,貧困戶在3月31日前和4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發展產業的獎補標准在原定補助標准基礎上分別增加50%和30%,產業最高獎補由3000元提高到4500元,目前已有2.31萬貧困戶申請了產業獎補,資金約7000萬元,全縣已完成驗收的貧困戶19344戶,已發放獎補資金5420.28萬元。
二是加大就業轉移力度。疫情期間共引導約4.6萬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指導縣內28家扶貧車間全面復工復產並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589人。發放就業穩崗補貼、交通補貼共約312萬元。開發新增公益性崗位266個、村級臨時性扶貧崗位1636個,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902人,累計申請發放補貼182.5萬元,有效解決疫情期間貧困群眾收入減少問題。
三是強化政策兜底。提高低保檔次,A等為350元一個月,B等為250元一個月,C等為230元一個月,把符合條件的未脫貧戶5074人全部納入低保和特困供養范圍,對今年新增的邊緣戶22戶82人、脫貧監測戶22戶100人全部落實了兜底政策。組織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對弱勢群體全面開展摸查、排查、清查工作,落實政策,加大對殘疾、五保、重病等弱勢群體的救助力度,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范圍擴大至三級、四級殘疾的精神障礙患者﹔提高殘疾人補貼標准,從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進一步織密織牢兜底網。四是加快項目復工開工和資金支出進度。2020年上級下達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為1.7835億元,共安排項目715個,已全部開工(含公益崗位、以獎代補、雨露計劃等項目),開工率達100%,已支出約1.3582億元,支出率達76.15%。
嚴抓資金落實,項目實施高位高效。2020年第一批資金1783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798萬元,自治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037萬元。第二批扶貧資金7816萬元和市本級扶貧資金2000多萬元,已全部分配落實完畢,准確謀劃了各類扶貧項目,緊緊圍繞全縣2020年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計劃,資金重點支持2020年預脫貧的貧困村、經過自治區認定的貧困人口較多的10個非貧困村以及貧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貧困村。一批扶貧資金項目全部開工,其中屯級扶貧項目道路建設100%完工,二批屯級扶貧項目道路提前開工建設。疫情期間,簡化扶貧小額信貸辦理程序,經過銀行合理評估和嚴格審查后,先發放貸款,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產發展資金需求。目前,新增扶貧小額信貸貸款8677萬元,涉及176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措施量化細化。共梳理出符合全縣實際的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廣西意見的問題3大方面13個問題,落實了33條整改措施﹔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廣西意見的問題5大方面25個問題,制定了71項整改措施。4月8日,組織召開了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廣西意見整改工作部署會。4月9日,縣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暨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廣西意見整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深入討論研究了整改方案。4月28日組織召開了全縣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暨國家成效考核反饋廣西意見整改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壓實整改責任,細化分工,強化措施,統籌推進各項整改工作落實。目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廣西意見的問題有5條整改措施全部完成。(黃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