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變身設備“活地圖”

2020年04月01日19:10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石才壯在檢查水泥枕。覃文願攝
石才壯在檢查水泥枕。覃文願攝

“壯哥,壯哥,我這裡的站場道岔型號太復雜,你看什麼時候過來教我們辨認呢?”“壯哥,壯哥,今晚我們這邊更換菱形交叉道岔傷軌,能否抽空過來指導!”一走進柳州工務段材料科,就看到一名身材魁梧的大個子拿著電話忙個不停,像這樣的電話他一天要至少要接打100余次。

他就是柳州工務段材料科科員石才壯,大家都親切稱呼他為“壯哥”。壯哥不僅身材魁梧、肌肉發達,還是國家級健身指導員,柳州鐵路地區體育隊骨干運動員。2001年7月,柳州鐵一中體育老師的他跨界轉行來到柳州工務段,9年的現場摸爬滾打讓他成為柳州工務段材料“大管家”,負責全段鋼軌、軌枕、道岔等線上料的管理和配送工作。

柳州工務段跨越桂、湘、黔三省區,管轄焦柳線、黔桂線、湘桂線、衡柳線及柳州六個到發編組場等主要設備,設備型號多,常用配件型號種類就有三千多種,但他卻對每個配件的強度、材料以及適用線路銘記於心,甚至連全段100多處大小軌料場的軌料庫存量和設備型號都了如指掌,宛若一張設備“活地圖”。

“活地圖”不是一蹴而就的,剛接手管家工作時,他花了三個月時間走遍全段所有站區,對備用料存在點和尺寸認真記錄、拍照,回來后,查圖紙、記台賬、做計劃、完善各種材料庫,先后整理出5本活台賬。為了將全段線路設備型號、尺寸記得更牢,他還將每個站區線上軌料及軌料場的鋼軌型號及尺寸,存放到手機備用錄,堅持每晚睡前必看,次日醒來必看,成為了他的人生軌跡,也為他日后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石才壯不僅是材料“管家”,還是一位識寶“專家”,周末本是休息的時間,但這確成了石才壯淘寶的時間,每到周末他都會准時來到柳南新軌料場轉轉,看看有沒有可以從廢料中回收的“寶貝”,有一次,他發現堆放在軌料場上的幾百根廢舊水泥枕,第二天,他便組織人員對水泥枕進行分類,結果從250根中挖掘出62根可再利用,每根價值248元,直接為單位節約15376元。像這樣的故事,在石才壯身上還有很多。石才壯表示,干了管理材料這份工作,就學會兩個詞細心、耐心,一個家庭要富足,不僅要有摟錢的耙子,還要有裝錢的匣子。我們單位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會過“緊日子”,走一條節約增效之路。工作10年,他親自為現場配送各類鋼軌12400根,長度930公裡,通過對舊軌料進行回收、分類再利用,先后為單位節約成本400萬。(冉旭 覃文願 王勇)

(責編:王勇、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