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者浪鄉麼窩村群眾利用天氣放晴的時機,搶抓農時為桑田施肥。林斌攝
2月18日,廣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昌隆服裝有限公司的員工在積極生產防護用品。林斌攝
人民網隆林2月19日電 2月18日上午,在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水洞村的種桑養蠶示范基地裡,該縣農技人員正在的為楊卜東夫婦講解桑苗管護知識。“現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今年我不打算外出務工,而是計劃在家裡種植9畝桑苗,發展種桑養蠶產業,目前已經種了5畝,有什麼不懂的技術員經常來指導我們。”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卜東告訴記者。
疫情防控關乎健康,復工復產關乎發展。當前,隆林各族自治縣在強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引導農業、工信、扶貧等相關部門主動服務、雙線作戰,有序有力推進春耕生產、脫貧攻堅、企業復產等工作落實落地。
從2月1日起,該縣農業部門已組織縣、鄉農技人員下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783人次。全縣計劃種桑面積3萬畝,目前,已調撥種植桑苗4900畝﹔全縣發展蔬菜、玉米等春播春種面積4400多畝。
“你要先對齊好,壓線再車,這樣就不容易皺。”在隆林昌隆服裝有限公司,公司主管、貧困群眾羅榮妹正耐心指導新員工縫紉的技巧。
隆林昌隆服裝有限公司原是以生產校服、民族服裝為主的企業,主要決解當地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問題。針對當前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實際,隆林工信局結合相關扶持政策,積極做好該公司的轉產引導工作。目前,該公司已接到自治區工信廳訂購的300萬頂一次性醫用頭罩和100萬雙一次性醫用鞋套,成為全區的一個疫情物資代加工點。自2月14日復工復產以來,該公司有120名員工到崗,已生產出4萬多套醫用防護用品。
面對疫情防控的新形勢新要求,該縣工信部門主動下沉,在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目前,該縣7家規上工業企業已有5家復工,經排查檢測符合條件返崗員工近700人。(龐革平、林斌、韋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