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9480家民營企業幫扶8091個村 總投資超35億元

2020年01月14日09:26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廣西9480家民營企業幫扶8091個村

萬企幫萬村 攻堅聚偉力

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也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2015年10月,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光彩會共同發起“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力爭用3到5年,動員全國1萬家以上民營企業參與,幫助1萬個以上貧困村加快脫貧進程。

在廣西,越來越多民營企業響應號召,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踴躍投身脫貧攻堅。各級工商聯的資源優勢和廣大民營企業的產業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在八桂大地一步步邁向廣度和深度。至2019年,全區共有9480家民營企業參與幫扶8091個村,實施幫扶項目2.3萬多個,總投資超35億元,組織民營企業參與幫扶數居全國第二。

“合作式”種植扶貧、“引導式”養殖扶貧、“冠名式”教育扶貧、“定制式”商貿扶貧、“嵌入式”旅游扶貧、“讓利式”健康扶貧、“參與式”搬遷扶貧、“車間式”就業扶貧、“分紅式”金融扶貧、“搭橋式”邊貿扶貧……幾年來,各種摸索創建的幫扶模式,在全區脫貧攻堅戰線上百花齊放——

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隆安、扶綏投資9000多萬元,建立近3萬畝“雙高”糖料蔗種植基地,進一步筑牢“公司+農戶”利益共同體。幾年來,該企業幫扶超過5萬貧困人口通過種蔗實現脫貧。

“一十百千萬”精准扶貧工程,是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扶貧項目。“一”指每一棟豬欄組建1個種養專業合作社,“十”指每個合作社吸納10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百”指流轉100畝以上土地進行生態種植,“千”指每年出欄肉豬1000頭以上,“萬”指每個入社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增加收入1萬元以上。目前,該公司在全區多縣建立種豬基地,共帶動145個貧困村、3200戶貧困戶脫貧。

廣西鳳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公司+合作社(養殖大戶)+農戶”的訂單養殖模式,直接及間接帶動農戶約7600戶、貧困戶約380戶,2019年戶均收入4.8萬元。

“公司+基地”“公司+農戶”是廣西春茂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實現雙贏的養殖模式。在廣西部分市縣和廣東鶴山等地,該公司大力推廣肉雞養殖,帶動產業化養殖戶6078戶、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3427人,每年為農戶創收1.5億元以上。

民營企業建立的扶貧車間如雨后春筍,在全區各地貧困村紛紛落成——

福達控股集團建立的就業扶貧車間坐落於桂林市臨桂區,為貧困群眾提供普工、機修等崗位100多個,與4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長期勞動合同,為貧困戶員工創收累計700多萬元。

平鋁集團在平果縣易地搬遷小區投資創建扶貧車間,並主動引入電子廠,目前在扶貧車間就業的貧困人數有百余人。

在賀州市平桂區土瑤片區,廣西萬升石業有限公司出資30萬元成立“瑤繡車間”,請來民間藝人輔導移民婦女學習“瑤繡”,解決了20多名土瑤家庭婦女固定就業問題。

捐資助學,廣西民營企業不遺余力。僅2019年,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廣西總商會副會長企業自願向廣西和合濟困助學基金會捐款到賬2800萬元,開辦41個“和合班”資助貧困初中生2069人﹔開辦34個“泛海和合班”資助貧困小學生5091人、貧困大學生260人。目前,吉利集團同百色、河池8所高職、中職院校合作舉辦“吉利班”,共招收357名學生。

為帶動貧困地區鄉村旅游發展,廣西重點推動紅水河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大化、東蘭、天峨3縣開發紅水河資源,建設紅水河健康養生之旅項目,一期工程計劃投資42億元,涉及33個村貧困人口約3400人,至2019年底已投入3.3億元。目前,僅配套打造的礦泉水、山茶油、墨米等系列紅水河健康養生衍生產品,年採購量已近300萬元。

“民營企業對大化、都安、那坡、隆林4個極度貧困縣實現了全覆蓋幫扶。”自治區工商聯一位負責人介紹,2019年3月15日,他們組織140多家強優民營企業赴隆林召開“全區統一戰線參與脫貧攻堅暨‘千企扶千村’工作現場推進會”,與隆林、那坡兩個極度貧困縣的102個深度貧困村結成幫扶脫貧對子﹔4月23日,又組織68家民營企業赴都安、大化兩個極度貧困縣,結對幫扶53個深度貧困村。同時,在自治區工商聯的積極推動下,“粵桂扶貧消費對接活動”成功推進,兩省區民營企業參與直接消費訂購近2億元。(記者 韋繼川 通訊員 萬小龍)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