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民日报看壮乡

壮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村灵——

巧手织经纬 融合传非遗(传承)

本报记者 祝佳祺 李维俊
2024年12月01日10: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1日第7版截图

李村灵正在打梭织壮锦。本报记者 李维俊摄

纺纱、染色、梳理纱线、投梭打纬、编织花纹……棉纱在织娘手中飞舞,精致的菱形花纹让墨蓝色素布不再单调。壮族织锦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百色靖西市新靖镇民权街,始建于1956年的靖西壮锦厂内,回荡着铿锵有力的打梭声。

“快70年了,我们的厂址没变,厂名没变,编织壮锦的匠心也没变。”靖西壮锦厂厂长李村灵是壮族织锦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987年,20岁的李村灵进入靖西壮锦厂工作,“我那时候的本职工作是财务,但壮锦的魅力太吸引我了,所以我开始拜师学艺,既是财会,也是织娘。”

壮锦编织工艺复杂多变,主要有“通经通纬”和“通经断纬”两种。“通经通纬”一般用于编织素色画布。彩锦要求“通经断纬”,一种颜色的“经线”从头到尾不截断,还要能搭配用于颜色转换裁剪的“纬线”。熟练的织娘要三四天才能织一米,遇到复杂的花纹,一天只能织出10厘米,“一寸锦一寸金”。

为了不耽误本职工作,李村灵认真向老前辈学习,下了班就坐上织锦机实操,就连休息日也泡在厂里。刻苦钻研加天赋,小半年的工夫,李村灵就掌握了绘图、纺纱、染色、编织的全套壮锦技艺,还练就了“稿图在心中”的本领,不时拿出颜色别致、款式新颖的作品。

凭着一代代织锦人的匠心,靖西壮锦厂屡获殊荣,从被指定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単,李村灵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荣誉摆上了墙,就是过去的辉煌了,我更关心的,是如何传承好这门技艺。”李村灵说。2005年,李村灵从老厂长手中接过接力棒,面对新式纺织品冲击和人们对款式要求的不断提高,彼时的壮锦早已不是紧俏货,需求锐减带来的不仅是壮锦厂的生存危机,更是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危机。

壮锦在制作时就强调日常穿着使用,其诞生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穿得好、穿得舒服,“绝不能让壮锦只出现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要穿上身、用起来,走进生活里。”李村灵说。

凭着这份对壮锦的爱与执着,李村灵先是推陈出新,融合壮锦的传统元素和现代审美风格,围绕生活日用品、艺术品、旅游纪念品三大类,打造了一系列壮锦元素围巾、包、布偶等,不仅畅销国内,还打开了海外市场。她又从“穿着”这一根本属性出发,创作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式服饰。2020年,李村灵设计制作的“锦韵生香”壮锦系列服饰在首届壮美广西民族服饰设计征集与展演中荣获民族元素礼仪装金奖。

既要打开销路,也要改进技术。李村灵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织锦机的改良上。传统的织锦机为60厘米宽幅,在织造大宽面料时只能采用多块拼接的方式,损失了一部分整体性和美感。

在不丢失手工细作的前提下,李村灵经过不断尝试,设计出一款最大宽幅为120厘米的织锦机。新的织锦机可一次性织造120厘米的壮锦面料,整体效果更佳。

看到壮锦学艺难、织锦收入一般、编织耗时费力的实际情况,李村灵选择带着非遗走出去。一方面通过展览交流活动展示织锦技艺的精髓;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壮锦进校园,从当地的幼儿园到初中,“壮锦小课堂”正在播撒一颗颗传承的种子。此外,靖西壮锦厂与国内多所高校联手,在厂房内开设了研学实践工作坊,艺术类、纺织类等专业学生不仅能亲手尝试编织壮锦,更能将好想法变成好产品。

“非遗传承人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壮锦是精妙绝伦的非遗技艺,更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我会用毕生的精力,将它传承发扬下去,让世界看见我们的文化色彩。”李村灵说。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1日第7版)

(责编:陈露露、庞冠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