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打造“思政+”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中?如何让思政课堂从“课内”走向“课外”,更易于让同学们在体验中得到感悟?近日,柳州市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设计制作了1节由6个学段“同题异构”组成的大中小学思政课,西江路小学走进五菱宝骏生产车间、壶西实验中学探访柳工集团、柳州高中来到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走进侗家田间地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拜访国家技能大师丘柳滨,广西科技大学探寻把工厂“搬进”教室实训模式。根据不同学段,递进式引导学生启蒙创新情感、传承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投身创新实践、增强创新本领、勇担创新使命。这节特殊的思政课是柳州市近年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强力示范,也是“思政+N”的生动体现。
思政+课程,全科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为了让各门课程都上出“思政味”,柳州市积极引导各学科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传授,通过名师引领带动,精品课程打造,示范课堂培育,实现各学科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育人效应。如柳州市第八中学以“现代学力”为核心建设校本课程体系,以“中国灵魂”塑造学生的“世界眼光”,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发展平台;柳江区拉堡小学坚持思政课与党史学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榜样学习、道德讲堂、红色探访研学等有机融合,深受学生喜爱;西江路小学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体系,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形式多样、贯通历史和当下的大思政课程。
2020年,柳州市教育局获批“广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先行示范单位,并制定了《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规划(3年)》,从顶层设计、平台搭建、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3年来,柳州市大力整合全市思政教育资源,组织成立了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由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以及学校骨干教师36人组成专家指导组,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前瞻性研究、评价指导等工作。
在专家的引领下,全市各学校积极探索,在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感、打牢初中生思想基础、提升高中生政治素养、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四个方面聚焦发力,思政课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思政+活动,让思政课成为热门课
柳州市教育局坚持家校社思政一体化共同推进,持续深化学校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联系,与家庭、社会一起画出最大“同心圆”。
近年来,柳州市多次组织开展“柳州有礼 文明有我”主题志愿服务、“文明城市 从我做起”文明行为劝导行动、“垃圾清零 美化环境”文明行为践行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全市98000多名大中小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学校、社区、公共文化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暖人心的过程中传播文明理念、培养学生的博爱心、责任感、高情操。
此外,全市各学校积极邀请“五老”、工匠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到学校开展宣讲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效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思政+研学,让行走的思政课入脑入心
“布央人在政府的扶持之下,秉持着‘先富带动后富’的精神,开荒种茶,勤勤恳恳,终于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过得愈发富裕。如今,一座座茶山早已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三江的茶叶早已走出三江,走出柳州,销往世界各地。”近日,柳州铁一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村开展研学活动,在欣赏侗族文化、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陶冶心灵的同时,领略“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进而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将课堂搬到大自然当中,实现“行在自然之中,学在天地之间”。
柳州“大思政课”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中,而是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带领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因此,柳州市深度挖潜,连续3年组织开展“柳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遴选工作,目前已审批通过39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柳州市螺蛳粉小镇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柳州市海陆空大交通职业体验研学实践基地、柳州市柳侯公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深受学生喜爱。
依托这些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柳州市各学校带领学生到企业、社区、农村基层一线,在研学实践中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在学生心中留下烙印,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思政+家庭教育,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品质
今年9月,第三十九中学新生家长见面会上,每位家长收到一份家长进阶成长手册,随着孩子入校,家长也紧跟着进入辛毅成长训练营,三年递进式的理论课程、亲子活动将帮助解决孩子成长中烦恼,实现正面管教、有效沟通、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柳州市将思政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凝聚合力协同育人,拓宽德育大格局。2018年以来,柳州市先后成立“柳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建立柳州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统筹开展全市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工作,并依托“柳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设《家长学堂》46期,截至目前,累计观看人次达232万,点赞达1960万。此外还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等6部门印发《关于印发<柳州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品质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计划在4年时间内,从阵地、师资、科研等多方面全面提升柳州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品质,共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柳州市鱼峰区、城中区获评“自治区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区”。
培育“种子教师”,让更多课程上出“思政味”
上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为打造一支优质精干的思政课师资队伍,柳州市聚焦“六要”标准,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对全市思政课教师实施阶梯式培养。发挥柳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基地暨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作用,成立第一批15个大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并由市内5所高校牵头组建5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实践共同体,带动全市43所不同学段学校共同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共享优质资源,促进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拓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覆盖面。除了设立名师工作室,柳州市还通过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实践共同体等,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年来,柳州市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近2万人,实现了全市思政课教师培训全覆盖。“课程思政种子教师”茁壮成长后,以蝴蝶效应带动了柳州市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师团队的整体成长。
下一步,柳州市还将深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让“大思政”教育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实践、从入耳到入心,全方位与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意识紧密融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