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社会法制

南宁市公安局东盟分局联合多部门开展“防诈反诈平安进社区”活动

2023年03月27日09:0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活动现场。陆保东摄
活动现场。陆保东摄

“瞧一瞧看一看啦!”“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3月25日上午,东盟经开区大帽天街粤客隆超市前吆喝声四起,循声望去,原来是南宁市公安局东盟分局里建派出所、刑侦大队联合中国电信东盟之局工作人员在支起的摊点上热情售卖“大礼包”。

两个蓝色的帐篷支起的摊点前,“为民办实事,防诈反诈平安进社区”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

“阿姨,快过来。”“阿姨,我来考考您,您知道电信诈骗的十个凡是吗?”民警提问道。

“凡是自称公检法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被摊点吸引过来的李阿姨第一个抢答。

“恭喜您答对了,请到我们旁边领取小礼品。”李阿姨笑眯眯,脸上乐开了花。

活动现场,民警辅警结合辖区群众的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种类和诈骗类别,通过与现场群众进行趣味问答的互动形式,将反诈防诈意识根植在群众心里。

“警察同志啊,希望你们也能来我们小区开展这样的宣传活动。”家住在附近小区的张大爷拉着民警说。

“大爷,您放心,我们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为的就是让大家都增强防骗意识,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共同守护好大家的‘钱袋子’。”

活动期间,民警辅警一边耐心解答群众生活中遇到典型网络诈骗的情形,通过以案释法讲解了近期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作案手法、易受骗群体特点,一边介绍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三问、六不”小技巧:遇到情况要主动问家人,主动问银行、主动问民警;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时,切记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接听可疑转接电话。还结合工作实际耐心提醒群众养成“六个好习惯”:保护好个人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交易流水票据等;用手机操作网上银行时提高警惕,防止登录钓鱼网站;密码设置避免过于简单和单一;最好能开通账户通知短信提醒功能,一旦发现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即冻结或挂失;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信号进行支付操作等等,围拢在摊点前的广大群众纷纷竖耳倾听。

据了解,南宁市公安局东盟分局将常态化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为全民反诈防诈构筑平安“防火墙”。(农智耀)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