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大福村毛木耳大棚 孕育增收好“钱”景

眼下正是毛木耳菌棒上架的时节,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大福村毛木耳基地大棚里,工人们正在为菌棒开孔,把发满菌丝的菌棒上架,等待出菇,一片繁忙景象。
种植毛木耳是大福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次有益探索。2019年,大福村党支部成功引进广西盈垦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毛木耳生态产业项目,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抢抓螺蛳粉产业发展机遇,建立“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流转25亩土地,建设约8000平方米的毛木耳种植基地。粤桂资金帮扶100万建设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大福村毛木耳种植基地,14个种植大棚培育35万毛木耳菌棒,建成毛木耳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和群众收入。2022年,大福村集体经济收入17.2万元。
毛木耳基地建成,村民不但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掌握了毛木耳种植技术,“我们来基地干活一天有100块钱的工资,不仅能增加收入,还可以学习种植毛木耳的技术,以后我也可以种植,增加更多的收入。”大福村村民姚梅枝说道。目前,该基地已解决80户农户就业困难,年人均收入增加2万至3万元。
随着毛木耳种植产业带来的效益不断扩大,大福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毛木耳种植示范基地辐射效应,进屯入户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发动群众发展毛木耳种植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毛木耳产业种植中来。
“毛木耳发展越来越好,我自己也租了7亩地,建设了15个毛木耳大棚,目前大棚里装了10万棒菌棒,大概5月份就可以开始采摘了,如果还像去年的价格,每个菌棒纯收入1块钱的话,收入个10万元不成问题。”该村毛木耳种植大户梁镇说道。
截至目前,该村共建设有29个毛木耳种植大棚,培育60万菌棒,年产值达到240万元。这不仅为大福村带来了致富门路,更为毛木耳产业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大福村将继续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方式,整合土地资源,不断扩大规模,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毛木耳种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粤桂协作工作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