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陆川:“三规范”措施促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2022年12月28日10:23 |
小字号

近年来,陆川县结合地方实际,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通过“三规范”措施,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该县动真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印发《陆川县教育局关于严禁全县教职工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课等事项的紧急通知》,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控作业总量,完善作业管理办法,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切实加强27所初中、14所各镇中心学校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每天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每天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创新教学模式,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精编家庭作业,指导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学。同时,该县各义务教育学校认真执行作业公示制度,即各年级各学科的单位作业量通过各科组研究统一公示后实施,各教师因材施教,布置有针对性和分层次性的作业,并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或同时提供两种以上的作业方案,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利,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目前该县小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每天减少一小时以上,初中学生完成作业量每天减少半小时以上。

该县强化规范课后服务费用的管理,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减轻学生、家长压力。印发《陆川县教育局关于规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费用支出管理工作的通知》《陆川县发展和改革局 陆川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陆川县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管理课后服务费用的管理。落实课后服务全覆盖,各镇中心学校、县城区各义务教育学校组织实施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100%。各学校详细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2022年秋季期以来,陆川县27所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约6.2万名学生参加,学生参与率85% 以上,2600多名教师参与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该县切实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近三年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大排查大整顿工作。由县政府办组织教育、消防、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体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大排查大整顿。共排查出校外培训机构82所,依法取缔3所,对73所消防、建筑安全等不达标的机构要求限期整改,取消了36家校外培训机构的学科类办学许可证,规范学科类培训机构向非营业性转型。同时,结合实际,开展了线上线下联合巡查专项行动打击违规学科类培训工作使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更规范。2022年以来,该县组织市场监管、教育、公安、消防、文体广电、经贸科技等部门在双休日、节假日对全县有关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巡查治理,共出动100多人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60家,对发现的5家存在违规举办英语、语文等学科培训嫌疑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约谈,并按要求进行整改。印发《陆川县“双减”办关于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巡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今年暑假期间不定期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巡查整治联合专项行动,坚决查处违规举办学科类培训行为。同时,畅通举报渠道,互相监督,把有违规办学的苗头消来在萌芽状态。截止到目前,该县组织人员深入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督导289次,查处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4所、转型20所、自动放弃办学13所,注销全县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6所。常态化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巡查整治行动,出动人员300多人次,巡查校外培训机构84家。(蓝本)

来源:陆川县教育局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