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系列云访谈
钦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范英杰:三链模式蓄动能 聚力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近年来,广西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高质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乡村振兴特色案例脱颖而出,成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
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指导下,由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具体组织开展,从全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试点村中筛选出40个“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2022年9月14日—15日,以“壮美乡村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乡村振兴论坛·广西”活动在南宁举办,论坛上对“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发布推介。
为生动展现广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举措、新亮点、新成绩,传递“壮美广西·乡村振兴”的新风采,人民网特别推出“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系列云访谈活动,敬请关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人民网嘉宾访谈,我是主持人郭振乾。广西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高质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乡村振兴特色案例脱颖而出。今天,我们采访到了广西钦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范英杰,请她谈一下获得“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的感受,范市长,您好。
范英杰: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范英杰。首先感谢自治区党委农办、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对钦州市乡村振兴工作的肯定,感谢人民网对钦州市“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的宣传与推介。
2022年是“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发布的第二年,今年我市有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等3个案例入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产业变强了、农村变美了、农民变富了。
萍塘邓冠山祠。
主持人:接下来,请您谈一谈钦州是如何打造“壮美广西·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特别是在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和做法?
范英杰:钦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自治区“1+1+4+3+N”目标任务体系,依托“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按照“风貌塑形、产业做实、文化铸魂”建设思路,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三链模式,发挥了改革集成的聚变力量,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高质量、高标准打造了“壮美广西·乡村振兴”钦州样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钦州市紧盯“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任务,坚持出政策、打基础、搭平台、拓功能,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创新“联农带农”模式,确保利益联结机制稳定有效。我市坚持“政府引导、公司运营、集体参股、农民受益”的理念,探索了“政府+平台+本地龙头公司+电商企业”等多种利益连接模式。不断提升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嵌入产业链条之中的能力,使得各参与方都成为产业融合、产业链条拉长拉粗的受益共享者,确保利益联结机制的稳定有效。如我市灵山县通过协同发展模式,引导三科公司与县域内9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携手阿里数字乡村共建产地仓,用数字化手段探索标准化种植,培育出优质的荔枝种苗,从源头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火龙果种植基地。
二是创新“三链同构”模式,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钦州市按照三链模式,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百亿元产业。如浦北陈皮产业,在三链模式推动下,用“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的五位一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思路,发展陈皮、柑普茶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已达100多家,带动2万余农村劳动力从事大红柑种植、加工和销售。
三是创新“商圈+”模式,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通过商圈经济理念,形成公司经济消费圈、上下游互补产业供应销售链,带动农户自主创业,成为生产、加工、流通、电商、观光、文化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个体户或者老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灵山县乡村振兴食品全产业链项目,立足产业链思维,从稻谷品种推广团队、技术服务团队、稻谷收购团队、大米加工团队、大米销售团队等环节入手,统筹衔接项目资金1500万元,带动67个行政村、60966户,256890人投入粮食安全生产产业链中,通过“公司+农户”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
主持人:下一步,钦州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有哪些工作计划?
范英杰:下一步,我市将用改革创新理念,聚焦“形、实、魂”,高位推进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通过深入实施“一镇一品”建设三年行动、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相关链接:
案例推介:钦州市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
近年来,萍塘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响荔枝品牌,开发红色旅游。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西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乡村、全区老革命区示范参观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钦州市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称号……【详细】
案例推介: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
清湖村坚持尊重基层首创,着力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加快推进全村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详细】
案例推介:钦州市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
近年来,良江村实施“现代农业+旅游”双核驱动的产业发展战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旅融合产业,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村……【详细】
40个“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亮相
9月14日,以“壮美乡村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乡村振兴论坛·广西”在南宁举行,现场发布了40个“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详细】
专题:“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2022
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指导下,由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具体组织开展,从全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试点村中筛选出40个“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在“2022年乡村振兴论坛·广西”上发布推介,旨在为广西乃至全国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参考……【详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