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职工打造别样的“家”
田林县总工会聚力民族乡工会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田林县总工会积极探索跨界跨线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人大与工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共同目标,根据“职工所急工会收集人大代表建议并督办”的服务程序,按照“九有标准”创新创建工会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起人大代表与工会会员间,人大代表、工会会员与人民群众间的沟通新渠道,丰富代表、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代表、会员主体作用,奠定了服务群众的基石。
如今,田林县已先后创建了农业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司机之家等10个工会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相互借力、相互促进,走出了一条地方人大与工会组织协同发展、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这只是田林县总工会创新拓展“家”文章,丰富和优化“家”内涵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田林县总工会按照“六有工会”标准和“三亮一模范三促进”总体要求,以“三强化三提升”工作机制,聚力民族乡工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田林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区,这里自古也是很多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近年来,田林县总工会致力于打造“会站家”一体化工会模式,大力推进民族乡工会建设,在4个民族乡成立工会联合会,辖48个乡直单位和57个村,共有会员5110名。并投入资金55万余元,在4个民族乡建设联合会“职工之家”活动室,完善室内室外健身文体设施,定期开展职工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县级工会在2022年的夏天“热”了起来。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县级工会加强年”,会跳出6000多万个结果。那么,作为一家县级工会,田林县总工会在“县级工会加强年”里,是如何让民族乡工会从“建起来”“转起来”的状态逐渐“活起来”的?
“田林居住着壮、汉、瑶、苗、彝等11个民族。为此,我们以多形式思想引领促融合,牵头开展‘劳模(工匠)讲堂’、‘百名工会主席讲党史’活动,组织工会主席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民族文化宣传,组织劳模深入民族乡宣讲爱岗敬业精神等宣讲。”田林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田林县各民族乡工会广泛运用壮、汉、瑶等民族方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讲解,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职工群众心中深深扎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田林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开展“助力清水活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主题活动,以及“一季度一主题”系列活动,让工会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 “活”起来 “实”起来。
“我们还依托北路壮剧、盘王舞等传统文化载体展示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活动。”田林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多形式民俗活动,能够在丰富广大职工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创评“五星之家”、推出“码上找”平台、做实返城务工服务、开展爱心活动……这些是田林县总工会找抓手丰富“家”内容,提升民族乡工会服务广度的具体举措。值得一提的是,田林县总工会通过为各级工会联络服务站制作专属二维码的方式,让职工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向服务当地的人大代表和工会委员反映诉求问题,切实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田林县总工会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发力、探索创新,通过立体化、全方位工会特色工作,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为职工打造别样的“家”,让职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杨秀碧 黄元)
来源:田林县总工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