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田林专题

广西田林:以产业振兴促发展

2022年06月17日11:29 |
小字号

今年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立足新发展理念,以建设“一轴三带七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林特色产业,逐步补齐产业短板,延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产业支撑,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特色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通过落实各项产业惠农政策、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水利设施等措施,大力发展杉木、油茶、八角、八渡笋、芒果等特色产业,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有用材林面积411.58万亩、油茶面积42.6万亩、糖料蔗面积18万亩、八渡笋面积24.3万亩、芒果面积14.72万亩;今年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0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5.44万亩,园林水果面积23.35万亩,糖料蔗面积18万亩;完成生猪出栏9.27万头、家禽出栏210万羽、肉牛出栏0.87万头、肉羊出栏1.81万头、水产品产量0.112万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有新成效。出台扶持政策,加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引进,在土地利用、科技支撑、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先后引进了华劲竹林发展公司、田林长江天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进驻,不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发展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家,合作社537家,家庭农场139家。同时,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技术入股或合同方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成利益联结共同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吸纳脱贫户到基地务工就业,带动脱贫户获得收入。目前,全县103个脱贫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基地带动(覆盖)本村脱贫户比例达30%以上的有55个,达到15%以上的村有103个。

产业园区建设提档加速。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契机,持续加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推进乐里镇新宁村高山晚熟芒果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增点扩面提质,潞城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初步成形,利周爱善现代农业庄园效果显现,逐渐形成“以农带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示范园。同时,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和“圳品”认证。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园、点)共183个,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有机食品认证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个,涉及芒果、八渡笋、黄瓜、灵芝、山茶籽油等多个农产品。

冷链物流加工环节逐步完善。以特色农产品产地为中心,建立公路沿线、产业密集地带的乡镇种植业农产品建设冷链物流体系,积极对接双汇、顺丰等冷链物行业巨头,打造“田林品牌”冷链物流仓储体系。同时,积极发展农(林)产品初加工,支持农(林)业企业发展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推进八渡笋、油茶等产品加工,加快建设农(林)产品加工集聚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林)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区聚集。目前,全县已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5个,今年新建3个农(林)产品加工园。

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县组建了6个产业技术专家组,选聘80名乡村科技特派员和14名“土专家”到企业、合作社、乡村种养殖基地、种养示范户等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新产品开发以及科技培训指导等技术服务。不断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加快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现代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落实各项技能培训补贴和激励政策,提升各类农业生产主体产业发展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目前,全县乡村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共5043次,服务基地655个,服务基地总规模13.93万亩;全县举办一线干部各类培训班共3期,培训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负责产业发展的乡村干部等干部共6580人次;全县各部门已组织农技人员到各乡镇、村和田间地头开展糖料蔗、芒果、八渡笋等产业培训,共培训49期,累计参加培训群众3153人。(张雄森)

来源:田林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

(责编:庞冠华、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