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壮族三月三” 中国—东盟青年跨国唱民歌逛文博

2022年04月18日16:4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带网友逛民歌馆。南宁市博物馆供图
带网友逛民歌馆。南宁市博物馆供图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4月16日,在“同唱刘三姐 共谱友谊情”三月三云上民族风情活动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青年朋友们共同唱起广西民歌,在欢乐的日子表达对彼此的祝福。

该活动是2022年“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之一,已经连续举办三届。今年的活动将文物博览和民歌文化交流进行有机结合,在南宁博物馆,来自中国和东盟的青年们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歌表演艺术家、收藏家们欢聚一堂,通过文物探寻历史,欢唱民歌传递友谊。

广西“壮族三月三”有对歌的习俗,而柬埔寨、老挝、泰国的宋干节也在四月,每到节庆,东盟国家民众也热爱用唱歌来表达祝福。活动现场,《美丽姑娘赶歌圩》《划船曲》《浮萍流云》《壮乡谣》等中国和东盟民歌相继唱响,歌声跨越语言,将东盟各国青年的心和大家连接在了一起。

当天,东盟各国的民歌对唱成为现场最受欢迎的环节。在活动现场,主持人现场连线东盟国家青年朋友,线上线下,国内国外欢乐互动,进行了一次跨国民歌对唱,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时值柬埔寨新年,柬埔寨青年主播郑淑莉用一首柬埔寨新年民歌把祝福传递给了广西的各位网友。老挝青年主播苏沙瓦得知会在“三月三”活动的现场和广西的朋友连线对歌,特别选择老挝的地标建筑凯旋门作为背景。凯旋门前的喷泉广场是中国援建的,苏沙瓦说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想借助歌声表达对中国朋友的感谢。

除了民歌文化交流,在活动中,精彩的文博展示环节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三姐文化收藏与研究学者谢中国带来了英文版的刘三姐图书、唱片和1980年的《广西日报》,报纸的文章记载了歌舞剧《刘三姐》在新加坡演出时受当地民众欢迎的盛况,珍贵的藏品记录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生动的文化交流。出土于南宁的古老文物鱼头形蚌刀、新石器时代双肩带袖石铲等相继亮相,壮锦服饰、皮影戏、天琴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场互动体验,让现场参与的中国和东盟的青年朋友近距离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RECP好物展销环节,来自东盟国家的青年创业者现场直播带货,推荐各国特色商品。来自泰国的青年创业者卓冰月向广大网友热情推荐泰国美食。她表示,RCEP协定实施之后,让许多像她一样从事跨国贸易的青年创业者看到了勃勃的商机,接下来她打算在利好政策下,把更多的泰国好物带到中国,把中国特产介绍给泰国朋友。(黄旖旎)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