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沉”进 ——南湛高速黎钦铁路跨线桥沉井施工纪实

2022年04月15日11:49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沉井外围收放式井壁模板施工结构图。罗雄鹰摄
沉井外围收放式井壁模板施工结构图。罗雄鹰摄

4月13日清晨8时,薄雾尚未散去。载满货物的早班车朝沙江站缓缓驶去,火车的鸣笛声与轰鸣的吊车声交相辉映,打破了黎钦铁路跨线桥寂静的清晨。就在不久前,这里的5#主墩左幅首节沉井朝着地下20米深处开始缓缓下沉。

黎钦铁路跨线桥是南宁-湛江高速公路南宁至博白那卜段(以下简称南湛高速)的控制性工程,由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投资建设、广西路建集团承建,位于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境内,全桥长约525米,分主桥、引桥两部分,主桥跨越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引桥跨越黎钦铁路。该桥主桥采用跨径为260米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拱建设在广西区内首次使用膺架法整体提升方案施工,朝着桥梁建设新工艺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随着时间推移,一张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新名片正在慢慢生成。

创新工艺,确保品质进度“双提升”

“传统的井壁模板安装工艺依靠吊车配合人工进行拼装,存在一定的质量及安全隐患,安装精度和安拆效率较低,安全文明施工形象差,如何高质量完成井壁模板安装成为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南湛高速指挥部工程部部长吕立波的眉头紧锁,心里总是惴惴不安。他拿出手机,划到分管大桥建设的南湛高速指挥部副指挥长刘栋的号码。“喂,刘总,我们跨线桥井壁模板安装的方案,我想跟您再讨论讨论......”深夜的工程部,灯火通明,办公室里的品质先锋小组、创新先锋小组依旧在为方案努力着。

在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副总经理、南湛高速指挥部指挥长冯学茂的牵头下,指挥部联合各参建单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攻坚,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研发采用“沉井外围便携收放式高精度、零扰动调节井壁模板一体结构”的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方案更为安全可靠,模板周转使用率高,工序简单,安装和拆解方便快捷。“传统的模板安装工艺,安拆一节外侧井壁模板需要花费5天的时间,用这项技术只需要1天时间就能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南湛高速1-3分部项目生产副经理朱洪骏说。

此外,项目基于沉井外模一体化结构的创新发明课题“沉井外围收放式井壁模板及其施工方法”,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狠抓细节,固本培元打基础

如何保障沉井精准下沉,是大桥沉井施工的重难点,甚至直接关系到整座跨线桥建设的成败。据了解,黎钦铁路跨线桥南宁岸、湛江岸设置4座沉井基础,其中南宁岸(4#墩)分4节预制下沉,湛江岸(5#墩)分5节预制下沉,沉井的尺寸及重量极大。就单论首节沉井,重达近2000吨,相当于12头成年蓝鲸的重量。“下沉过程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发生突沉、偏沉、超沉和井身倾斜、开裂等情况,施工过程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等级高。”南湛高速指挥部副指挥长、总工程师宾武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点点疏忽都可能导致跨线桥毁于一旦,高精尖桥梁工程更是得严格按照工序一步步来。处于跨线桥施工基础的沉井施工,如果它完成得不好,将极大影响跨线桥建设根基,上部结构及拱肋安装就无从谈起,沉井施工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为破解沉井下沉施工难题,确保沉井平稳精准下沉,南湛高速执行“三个严格”,即下沉前严格查验岩土性质,下沉时严格执行工艺标准、严格进行下沉监测,确保精确控制除土部位及除土量,下沉过程做到全部检测,做到“有偏必纠,随偏随纠”。

星光不负赶路人。4月11日,跨线桥首节沉井精准下沉,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党员冲一线,攻坚克难保生产

南湛高速计划于2023年建成通车,而控制性工程黎钦铁路跨线桥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全线的通车时间。“必须抢在春节到来之前完成首节刃脚段浇筑。”在春节前夕的全线工作部署会上,冯学茂对控制性工程建设进行了特别部署。会议结束当天,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迅速集结完毕,两支队伍主动放弃休假,选择坚守一线,最终赶在1月30日除夕前夜,完成跨线桥首节刃脚段浇筑,打赢了漂亮的春节节前收官战。

就在节后大家信誓旦旦地大干一场时,从百色市、防城港市,到钦州市......各市发生疫情的信息纷至沓来。防控压力大、材料运输受阻......各项阻力给项目参建人员当头一棒。

“5#首节沉井左、右幅混凝土浇筑完成,5#首节沉井右幅下沉完成,5#首节沉井左幅开始下沉......”指挥部“新发展先锋+智联南湛”党员先锋队冲锋在线,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极力克服材料进场难题;引导施工单位灵活调整施工组织,确保各项节点按既定时间稳步推进。目前,跨线桥近百名建设者大干快上,朝着下一个节点目标笃定前行。(曾艳娜 马兴帆)

(责编:庞冠华、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