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四个“深入”开展“研究型”直达资金绩效审计 助推直达资金惠企利民

2022年01月17日10:30 |
小字号

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建立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广西纳入财政直达资金机制规模为1266.08亿元,对广西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地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具有重大意义。为推动发挥直达资金惠企利民实效,广西审计厅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开展2021年度部分市县直达资金绩效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将研究贯穿审计实施全过程,选取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就业等涉及民生福祉的补助资金作为审计重点,着重关注直达资金直达快不快、投向准不准、使用合不合规、惠企利民效果好不好,努力把审计监督跟进到资金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深入追踪资金链条,推动全链条审计

按照“及时、直达、精准、安全、绩效”的目标要求,深入追踪直达资金链条,紧盯“三个环节”。一是紧盯分配拨付环节,重点关注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是否及时、合理分配资金;二是紧盯资金使用环节,重点关注财政及相关主管部门、项目单位、企业或个人在资金管理使用中的合规性和真实性;三是紧盯资金绩效环节,重点关注直达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关项目是否按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绩效目标是否实现,有无偏离或未达到预期目标、“半拉子”工程、损失浪费等问题,并从资金使用的“最后一公里”倒推政策制定的“最先一公里”,推动完善直达资金机制。审计发现,直达资金存在尚未分配下达、分配下达时间过长、拨付不及时等资金链条问题,涉及金额18.41亿元。

深入运用数据比对,推动大数据审计应用

坚持政策和数据先行并行的理念,开展“政策研究+数据分析”。一是围绕直达资金惠企利民目标,以大数据分析为突破口,深入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通过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和广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时查询、同步跟进直达资金分配下达情况,形成审计疑点数据,根据疑点数据形成分析线索,通过电话问询、项目资料和电子数据送达等方式进行审计核实,减少现场审计时间,切实加强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的资源配置和协调衔接。实现“大数据远程审计现场”。二是打破“数据孤岛”,联动比对出疑点。建立完善与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协调联动机制,打通数据壁垒,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加有效地摸清情况、发现疑点、确定问题。在纳入直达机制的学生资助补助资金审计中,通过精准扶贫库精准识别的受益学生名单与教育局、学校三方同时大数据匹配,快速锁定应享未享和不应享受而获得资助的“异常点”。经对“异常点”的再核实,发现部分县区存在通过“以拨代支”拉高直达资金支出进度或违规扩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等问题,涉及金额1.01亿元。

深入勘查项目现场,严把审计质量关口

将研究成果落实到审计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扎实开展现场审计,采取财务审计和实地查看项目进度相结合追踪项目落地。一是深入校舍安全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项目办查看财务账目、工程建设资料,理清资金链条、工程建设内容、预期达到目标等审计要点;二是结合已掌握资料,深入相关县(区)中心学校、村小、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的建设现场,实地了解资金拨付使用情况,项目进展和已完工项目效益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取证,力求审计事项做实抓细,严格把控审计质量。同时,对施工进度缓慢的项目督促整改,加快实施进度,切实发挥资金和项目惠企利民作用。

深入挖掘问题根源,直击直达机制根本

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和促进改革,多角度对审计发现问题“追本溯源”。一是立足“新情况”宏观把握反映深层矛盾。紧紧围绕直达资金涉及的影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从经济运行、管理体制、经营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重点解剖产生问题的原因,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审计调查期间发现的问题金额有2.59亿元已在审计过程中立行立改。二是立足“新问题”审慎区分推动容错纠错。针对直达资金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与财政部门、农业部门等相关业务部门沟通,从容错纠错和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角度强化综合分析,提出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有效服务好改革发展大局。三是立足“新成效”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针对直达资金常态化机制实施以来取得的新成效,分析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做法,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直达资金机制惠企利民作用。(雷振风、黄玉婕)

来源:广西审计厅

(责编:许荩文、周雨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