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新年将近,贵南高铁建设捷报频传

2021年12月31日13:34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河池12月31日电 12月30日凌晨,建设中的贵南高铁再传捷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贵南高铁香福双线特大桥K01跨简支梁浇筑完成,顺利实现全桥贯通。连日来,贵南高铁的建设者们克服低温带来的不利影响,高质量推进贵南高铁建设,工程进度有序推进。

永仁隧道全线贯通

12月26日上午9时,由中铁二局贵南高铁项目部承建的极高风险隧道永仁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贵南高铁5标隧道工程开挖全部完成。

永仁隧道洞口。高东风摄

据悉,永仁隧道全长8226米,最大埋深468米,设置一条横洞,两条泄水洞,横洞全长496米与正洞相交,夹角45°,1号泄水洞全长3292.02米,2号泄水洞全长3830米。隧道穿过底层均为可溶岩底层,地表为典型的峰丛洼地地貌,隧顶共有10个与隧道工程关系密切的洼地,其中5个Ⅰ类洼地和5个Ⅱ类洼地,隧道穿过这些洼地的边缘、垭口等处,发生突泥、涌水灾害可能性大(雨季施工尤为突出);隧区主要为断层破碎带、局部为密集节理破碎带,结构面强度低,软硬不均、富水,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局部强涌水、突泥灾害。隧道内还有近1000米路面属于承载力很差的深厚黏土层,这种沼泽般的土层处理不当容易引起下沉凹陷。

工程负责人介绍,永仁隧道不良地质的预报,防止灾害性事故的发生,是该工程的重点;雨季施工时,加强对隧道涌水量的监测是该工程的难点。为确保施工顺利,施工采用国内高铁隧道施工最先进的“光面爆破法”,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光面爆破法”产生飞石较少,可以形成平整的爆破面,同时还可以利用3D扫描仪采集岩层数据并实时分析,对隧道爆破炮眼质量、间距、药量分布、装药量数据进行计算和优化,有效保障隧道周围岩层的稳定性。

为提升黏土层承载能力,建设者们采用隧道地基桩筏结构施工+旋喷桩施工工艺,在黏土层路段打下14根桩基和11585米的旋喷桩,再铺设结实的筏板。这些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桩基、筏板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日后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截至12月27日,贵南高铁河池段路基、站场工程开累完成土石方886万方,占总量的95%。桥梁工程方面,桩基10460根已完成,承台及扩大基础1626个,占总量的99%,墩台身1617个,占总量的99%,箱梁架设已完成,节段梁安装已完成。隧道正洞开挖101925米,占总量的94%;辅助坑道74985米,占总量的95%。

永顺隧道泄水洞贯通

12月27日,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贵南高铁永顺隧道泄水洞顺利贯通,为永顺隧道后续任务提供了通风、排烟、泄水等辅助条件。

建设者们正在永仁隧道施工现场使用风枪打钻。高东风摄

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位于贵南高铁河池至永安车站区间永顺隧道全长11001米,最大埋深约434米,隧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表岩溶洼地星罗棋布,洞身位于地下水季节变动带内,岩溶水丰富,穿越2条断层、1处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隧区岩溶强烈发育,极有可能发生突泥涌水等问题,建设难度极大,属I级风险隧道,为贵南高铁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作为永顺隧道辅助坑道,泄水洞全长9078.8米,内线路纵坡呈“人”字型,自2018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先后克服了岩溶发育、地质破碎、通风难度大等困难,过程中通过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过程监控,探测出大型溶洞17个,涌泥塌方隐患3处,及时对预报揭示的各种不良地质情况采用反压回填、超前帷幕注浆、超前大管棚等预加固措施处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平稳推进。

香福双线特大桥浇筑现场。高东风摄

继永安多线桥主线梁贯通、永顺隧道泄水洞贯通后,12月30日,香福双线特大桥K01跨简支梁浇筑完成,香福双线特大桥全长862.352米,共计25跨(22跨双线简支梁+144米双线连续梁),桥址岩溶强烈发育,桩基多为深长桩,最深桩基达95米,施工难度大。为此,建设者们精心组织保节点,多重举措抓安全,如期实现贯通。(高东风、王杰、宋东升、黄灯麾)

(责编:吴明江、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