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强化生态特色内涵 “双高计划”建设成果丰硕

近年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坚持制度先行、平台支撑、方法创新,全力推进“双高计划”落实落地,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职业院校。
建设制度有保障
“双高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加强项目管理,建立组织机构,强化党政协同工作机制,实行项目工作组负责制。学校成立“双高计划”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双高计划”建设办公室,专人统筹管理“双高计划”建设。先后出台《“双高计划”建设管理办法》《“双高计划”建设年度考核办法》等制度,召开动员会、季度工作汇报会,将路线图转化为作战图,明晰分工,精准施策,开展绩效管理,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建设成果有干货
学校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特色鲜明的校园品牌、彰显了“生态”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进一步凸显。
两年来,共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立项省级教学资源库2个,获2020年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学生获区级以上奖项171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花艺”赛项“二等奖”,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艺术插花”赛项“三等奖”。
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群的结构。学校以广西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为契机,依托林业企事业单位,以两山理论、乡村振兴为指导,找准专业群定位并进行优化,走出了具有鲜明生态特色的林业专业群建设之路。2021年12月,学校林业工程学院入选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
产教融合有提升
学校依托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以林业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带动园林环境工程等专业群的建设,完善了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建成了引领西南林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教融合基地,联合林业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产教融合教材及教学资源,与大瑶山等5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签订协议,作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
成立了广西现代林业产业学院,现代林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自治区第一批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全国林业科普基地1个,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荣获“广西十佳示范”荣誉称号和“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单位。校企合作进一步提升,效能初步彰显。
服务能力有突破
依托区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和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珍贵乡土树种培育中心、柳州市重点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利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团队优势,打造三下乡精品项目《青山小卫士》,运用中草药栽培教师团队技术优势,塑造林下经济项目《林药复合种植》。开展林业技能培训3883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1222人次,职业资格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14243人次(其中林业相关的1900余人次)。推广西南桦、中药种植1万多亩,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培训生态护林员1846人,实现服务对象年人均增收约1500元。技术服务收入2480.65万元,授权专利70个、技术咨询96项、技术推广97项,获得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社会服务经费50强。(巫国富、张国锋)
(责编:许荩文、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