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建设工业强市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白石湖商务区。 褚迺钦/摄
钦州美丽宜人的城市景观。 张晓冬/摄
少先队员写下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感悟。 陆 敏/摄
护学行动。 林 雪/摄
钦北区蘑菇种植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 陆 敏/摄
平南古渡已然成为市民晨练的好地方。 褚迺钦/摄
钦州老街游人如织。 张晓冬/摄
一江两岸网红打卡点。 褚迺钦/摄
11月5日,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迎来首艘超级油轮,标志着该码头实现投产运营。 杨煜航/摄
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自动化码头。 钦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地区生产总值
港口货物吞吐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1年1—10月钦州港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
近年来,钦州市落实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抢抓用好战略机遇“窗口期”,大力弘扬不等不靠的精神和马上就办的“钦州速度”,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战大考中敢战敢胜,工业强市建设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正加快实现“国际门户港、自贸试验区、绿色石化业、江海宜居城、小康幸福人”发展愿景。
1、抓常抓严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钦州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建立健全“第一议题”“第二议题”制度,提高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注重从“四个一线”选拔重用干部,落实容错和澄清保护机制,切实为基层减负。形成“书记党建主题调研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大模式”、书记带头讲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党课、任前党建考核等钦州党建品牌。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工作全面加强。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向上向好。旗帜鲜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大力实施基层党建提质聚力工程,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增量提质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今年1—9月,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3.9亿元,财政收入167.2亿元,综合实力从全区中游水平提升到前五名,在全区经济第一方阵阔步前进。
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用好抓好大交通发展新机遇。自2020年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年吞吐量增速全国领先,钦州港首次进入全球集装箱大港50强,引领北部湾港首次进入全国沿海港口10强。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等标志性项目竣工投运,钦州港跨入全国接卸能力最大港口第一方阵。“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即将启动建设,龙门大桥、大风江大桥加快建设。今年1—10月,钦州港港口吞吐量突破1.34亿吨、同比增长11%,集装箱吞吐量368万标箱,同比增长18.1%,增速保持全国领先。
中马“两国双园”获得“中马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新战略定位。钦州保税港区正式转型为综合保税区。“三企入钦”引资超2千亿元,利用外资增速排广西第一。今年前三季度,钦州港片区改革试点任务完成率96.8%,排名广西3个片区首位。中马“两国双园”跨境金融试点5项创新业务全部落地、累计业务量75.99亿元。今年1-10月,片区新设企业数8828家,同比增长218%,累计设立企业超过1.57万家。
狠抓重大项目,构建了全国独有的“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钦州石化园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化工园区,立起“三千亿级”绿色临港大工业的“四梁八柱”。其中,广西单体投资最大的“双千亿级”华谊钦州基地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并实现上规;总投资330亿元的中伟产业基地签约即开工,将成为全球较大的高端三元前驱体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港创智睿、见炬、泰嘉项目快速推进,是广西第四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的城市。“十四五”时期,钦州将形成“1+4+N”千百亿产业格局,工业总产值翻2番,努力建成广西工业强市。
3、出新出彩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围绕建设“江海宜居城”,以“干净、整洁、生态、有序”为核心目标,坚持花大心思而不花大价钱、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品质。钦州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接近100平方公里,成为北部湾国家级城市群的重要一员。
全面启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重建平南古渡,修缮广州会馆、冯子材故居等,建成宋城墙遗址公园,打造1.2公里的历史文化街区精品旅游线路,凸显钦州文化特色,从“英雄城市在纸上”转为“英雄城市看得见”。开展垃圾清零行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力推进城市老城区更新,完成100个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了老城区5万居民的生活环境。打通英华六巷等“梗阻路”,完善城市道路“毛细血管”。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18.8公里钦江“一江两岸”环江步道历史性贯通,钦江美景更加显露。两年来累计建成40多个口袋公园,逐步实现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景。
推动北钦防一体化,历史性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成运营钦州至钦州东既有铁路通道线,告别防城港至钦州、北海没有直达动车的历史。一批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浦北龙门至平马一级公路全线通车,兰海高速钦州至北海改扩建工程路面基本建成。坚持“低成本、有产业、能保持、可推广”工作思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形、实、魂”,得到中央督导组肯定。
4、走深走实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时刻铭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民情怀,办好为民实事。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紧扣目标要求,把握工作重点,推进“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真正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获得列入自治区级城乡融合发展集成改革试点并全面启动改革。“十三五”时期,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超过900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超过60%。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连续5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钦江水质提升一个类别,白海豚逐年增长到近300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北部湾大学、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设立,率先在全区开展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解决“接送难”“托管难”问题。新增2家三级医院,市县公立医院全部纳入医共体,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5岁提高到77.6岁,超过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发“红色传奇”“绿色乡愁”“蓝色梦想”三大板块主题现场教学线路,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00多场(次),参加党员20000多人。开展“感党恩 跟党走”和“学党史 忆历程 谈变化 展愿景”主题系列活动,全市开展“党员心声大家谈”2780场,“党史故事大家讲”5294场。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以移动互联网思维开发“视频简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可视化、分众化、大众化。紧扣“1+1+8”重点工作部署,2021年实施十大惠民工程共61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2.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82%,建成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
5、放心舒心 社会大局安定和谐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力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深入推进平安钦州、法治钦州建设,连续16年获得“自治区平安市”称号。今年前三季度,群众安全感攀升至98.66%,创近年新高。
从2020年1月21日全市安全防范会议开始,迅速建立“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仅用一个月就实现新冠肺炎疫情“双清零”目标,至今没有发生本土新增病例。推动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具有时代特征、钦州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初步形成。成功处置钦州港建港以来最大的危险品船舶“中匀7”轮遇险事件,得到国家相关部委高度肯定。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扫黑除恶取得决定性胜利,灵山县、钦南区、钦北区禁毒严打整治成功“摘帽”。完善信访突出问题接访工作机制,多领域、深层次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周期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反诈工作经验获得全区推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潘云锋 周小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