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枧塘镇:以绩效考核打造集体经济“助推器”

全州县枧塘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聚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的“助推器”作用,不断完善“党支部+村民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新模式,走上产业提档升级、壮大优秀特色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党建+特色产业,按下发展“快捷键”。该镇对照绩效考核指标要求,立足自身优势,提出了“党建引领,四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阳光玫瑰葡萄、大蒜、香瓜、金秋砂糖柑及沃柑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有序发展。抓好了排后村金秋砂糖柑、沃柑种植基地、“阳光玫瑰”优质葡萄种植示范基地2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并通过与全州汇易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盈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广西味族食品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投资参股,每年享受分红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形式,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党建+人才支撑,注入发展“新能源”。着眼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这一发展关键因素,借助绩效考核推动人才快速成长。一是积极争取技术支持。邀请广西农科院、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南宁葡萄综合试验站及水果站等多家单位的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培训,传授“阳光玫瑰”葡萄、沃柑、香瓜等种植技术。二是注重加强乡土人才的发掘、培养和使用,组织镇政府、农业推广站、畜牧站等专业技术人员及村里种植大户、种养能手等土专家共50余人,建立了人才信息库。三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及其后盾单位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的作用,采取“领导联、单位包、干部挂”等办法,组建“督导团”“智囊团”“服务团”,积极为集体经济发展“搭桥”,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党建+组团发展,跑出发展“加速度”。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紧抓关键,以联合开发、抱团发展为理念,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加大统筹力度,因地制宜引导各村集群联建发展,推行“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增强“造血”功能。如由珠塘村利用桂林市委组织部下拨的清理收缴党费10万元,联合芳塘村提供的村级集体收入10万元以及安德村提供的15亩集体土地,共同打造了“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示范基地,每年为3个村委创造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益。2020年,枧塘镇10个面上村每个村委出资5万元入股位于珠塘村委的排后村金秋砂糖柑、沃柑种植基地,与全州汇易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享受分红作为本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飞地经济”增强了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唐小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