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文化 以文化凝聚民心
岑溪市擦亮“岑山溪水”金字招牌

近年来,岑溪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繁荣发展文旅产业,为推动岑溪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
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戏台、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配套齐全;在社区休闲广场,居民吹拉弹唱,其乐融融;在城市和乡村舞台,文化好戏精彩纷呈……文化,如同飘扬的一面旗帜,凝聚成一种前行的力量,在岑溪焕发出勃勃生机。据了解,岑溪市290个行政村(社区)都建设有农家书屋阅览室和公共阅报栏,近年来“两馆一站”共开展演出活动962场次,受益群众达43万多人次,共培训955场次,受益群众达4.6万人次,共展览290场次,受益群众14万人次,为构建和美乡村,涵养文明乡风创造了良好条件。
近五年来,岑溪市投资5918万元,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为保障脱贫攻坚提供了硬件基础。2019年岑溪市共建设完成16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2020年建设84个,全部建成后岑溪市村共行政村覆盖率超过了95%;大力开展“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建设,加强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持续深入开展。目前,岑溪市共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4个,传承人5名,市级非遗项目7项,传承人10名,县级非遗项目23项,传承人1人;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十三五”期间,岑溪市已完成县(市)“六个一”中的五个项目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底,已完成14个镇的“两个一”建设项目,256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两个一”建设;2020年新建18个社会足球场,现共有20个社会足球场,岑溪市体育场地面积为186.1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8平方米。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
2018年5月,岑溪市成为自治区第一批全域旅游创建县(市、区),全力打造以天龙顶山地公园、石庙山景区和白霜涧景区为一体的A级景区旅游圈。目前正在进行石庙山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提质工程的相关工作,重点打造归义凤语玫瑰庄园、岑城镇软枝油茶园、糯垌镇绿云乡村旅游区等项目。“十三五”期间,岑溪市拥有旅游企业29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广西旅游名村1家,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10家,广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4个,2019年君安国际大酒店被评为四星级旅游饭店。
近年来,岑溪市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以文化凝聚民心,持续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以《鸡环》《戏缘》《抢父亲》《人间处处真情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牛娘戏剧目,相继在自治区级、市级文艺赛事中斩获佳绩。其中,现代牛娘戏《鸡环》登上全国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舞台;根据梨木镇里汉村老人陈月英的事迹创作的牛娘戏节目《人间处处真情在》,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亮相。2019年,岑溪市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也是岑溪市第三次获授予该称号。
今年,岑溪市充分挖掘本土党史资源,精心创作、演出“感党恩 跟党走”题材的牛娘戏文艺作品,累计举办岑溪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队千场万人牛娘颂党恩”活动1200多场次,共惠及14个镇290个村(社区),参与观众达25万多人。
“十四五”开局之年,岑溪市将擦亮“岑山溪水”金字招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长寿康养休闲文化旅游区建设,打造一体化旅游圈,深化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建设桂粤省际旅游集散中心,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游后花园、度假区。 (覃波 陈秋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