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那佐乡发展林下土鸡 助力乡村振兴
7月17日,走进西林县那佐苗族乡那汕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鸡场,只见一只只土鸡在林间草丛里欢快地觅食,一只只羽毛油亮的大公鸡相继扑扇着翅膀发出声声动听的啼鸣。
“咕咕咕……”随着鸡场饲养员罗天瑞的一声声呼唤,一只只体态健壮、神气十足的土鸡,从鸡舍附近的树林里或草丛中扑腾着翅膀向她围拢过来。
罗天瑞是那汕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鸡场聘请的饲养人员,每月薪酬2500元。她身体十分硬朗,干起活来非常利落。整个养鸡场都是她一个人在打理,投喂、清扫等,样样在行。养鸡场每天被她打理得干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现在我们养鸡场还有近1000只土鸡,均可以出笼了。”随行的那讪村村支书王学新说,“这1000只鸡是我们试养的第二批,第一批我们只试养200只,效益不错。我们先试养,成功后,才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下一批鸡苗。目前,母鸡已有三斤左右,公鸡已有四到五斤,按照母鸡每斤20元,公鸡每斤16元的价钱,活鸡每只售价能达70元左右。”
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集体经济的强弱,对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服务力以及乡村振兴的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在土地上作好文章,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那讪村的村干部们开动“脑筋”——利用全村丰富的林木资源,发展林下生态养鸡产业成为他们的首选。
“我们村自然资源比较好,树林非常多,很适合搞林下养殖业。我们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后,决定在村里发展林下养鸡项目。”村支书王学新介绍道,为了把这个项目做起来,那讪村村两委在帮扶单位西林县委宣传部和那佐苗族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粤桂扶贫协作资金30万元,创办了这个可养殖存栏5000只鸡,年出栏20000只鸡的林下养鸡场,养殖收入均归村集体经济所有。
饲养员罗天瑞说:“这些鸡每天早晨给它们投喂一次五谷杂粮,主要是玉米粒或者麸子之类的东西,其余均以林子里面的青草、虫子为食。这样喂出来的鸡,肉质比较结实。”
“依靠科学喂养、科学防疫、加强鸡常见病防治,肯定能把鸡养好。”村支书王学新说,为了把鸡养好,他和其他村干部不但自己学习养殖、防疫知识,还定期不定期请来县、乡畜牧、防疫专家提供养殖、防疫方面的技术指导。
“林地中散养的土鸡能自由觅食,活动量大、肉质紧密、含水量少,迎合了人们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但目前知道的人不多,销量不是很好。”村支书王学新说,下一步,他们主要是做好林下生态土鸡的宣传工作,打开销路,迎来更多的客户和市场。同时,考虑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群众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努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的活力。(王正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