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3个重大科技项目通过验收

记者7月19日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科技重大专项“海洋工程用高性能耐蚀铝合金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母线导体用6101铝合金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和“新型发动机3D增减材机器人柔性集成制造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日前通过验收。
据悉,“海洋工程用高性能耐蚀铝合金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针对我国海洋工程用高性能耐蚀铝合金材料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出具有高精度尺寸公差、优良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铝合金材料。该项目共申请5项发明专利,建立了一条年产1500吨船舶用高镁铝合金板材示范生产线,实施期间新增产值超1亿元。该项目的实施对填补国内海洋工程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生产空白,提升广西海洋交通运输等领域装备的发展水平以及船用铝材实现自主可控,带动广西区域性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能源汽车母线导体用6101铝合金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攻克了新能源汽车母线导体用铝合金板材所要求的电导率高等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高强度、高电导率及良好弯曲性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导体用铝合金板材。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3件,项目实施期间,新增销售收入8244万元。该项目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母线导体用高导高强铝合金板材的国产化问题,填补了目前国内这一技术空白,促进了我国铝加工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发动机3D增减材机器人柔性集成制造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发出适合柔性生产线的机器人,实现了新型复合型发动机3D增减材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2件,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54.09万元。该项目有效解决了现有3D增减材快速制造设备单台套分散独立工作无法满足新型复合型发动机产业化生产、不适应机器人批量生产的问题,有效助力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精益生产。(记者冯梓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