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百色3月31日电 近年来,百色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立足实际,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方面,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协同协力协作,助推区域融合发展。
立法协同,促推生态保护“共治”
湖水连三省,湖面映万峰。万峰湖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面积176平方公里,是“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水源,共管水域涉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和安龙县,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等“三洲市”,水质状况直接关系沿岸两百多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珠江流域的高质量发展。2006年以来,由于网箱养鱼无序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水肆意排放等因素,造成万峰湖生态环境破坏,水质严重下降。
法治是实现跨行政区协同治理的重要保障,维护好区域生态环境需要科学立法的引领和推动。在此背景下,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特点抓好协同立法”的精神,提出滇黔桂“三州市”针对万峰湖保护开展跨区域协同立法的构想,依靠法治手段,积极推动万峰湖生态环境共治。
2019年以来,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万峰湖保护协同立法工作,先后6次与黔西南州、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和相关部门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形式,在项目确定、法规修改、保障实施等各环节加强沟通合作,达成了立法共识。2020年9月1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万峰湖保护协同立法工作推进会上,“三州市”人大常委会共同签订《跨区域协同立法合作协议》。目前,百色市人大常委会牵头起草了《百色市万峰湖保护条例》《“三州市”跨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等,万峰湖协同立法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监督协力,促推经济发展“共赢”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百色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的边境、通道、平台等优势互补,合作基础深厚——“三市”同与越南接壤,百色市是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拥有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防城港是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拥有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崇左市是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拥有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推进,“三市”合作机遇凸显,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协力合作、互惠共享。
抢抓机遇,百色市人大常委审时度势,深入学习借鉴防城港市、崇左市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2020年12月与防城港、崇左市签订了《关于打造三市协同发挥人大作用工作品牌合作协议》,聚焦现代物流、产业互动、对外贸易、平台建设、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采取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同步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协同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方式,开展跨行政区域监督,把“真监督,真支持”落到实处,协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贡献人大力量。同时,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地方立法、代表活动等方面开展协同协作,最终实现双方合作共赢新局面。
代表协作,促推社会和谐“共建”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省际交界往往是行政管理的薄弱地带,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多种多样。近年来,百色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完善“双联模式”,推动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力求把管理“难点”变为治理“亮点”。
百色市人大常委会打破地域范围限制,指导相关县人大常委会在省际交界建立人大代表履职平台。2017年,广西西林县马蚌镇与云南罗平县大水井乡、贵州兴义市三江口镇联建“桂滇黔三省(区)接边县(市)乡(镇)人大代表联合服务中心”;2019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与贵州省册亨县巧马镇联建“平班镇平寨管肖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编入代表14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1名,百色市人大代表2名,平班镇人大代表5名;贵州省黔西南州人大代表1名,册亨县人大代表1名,巧马镇人大代表4名)。跨省(区)人大代表联合服务中心、联络站的建立,为省区各级人大代表提供了履职新平台。
在有关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视支持下,人大代表联合服务中心、联络站建立了跨省区人大代表联合工作机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工作。截至目前,代表联合服务中心先后组织开展选民接访活动10余次,接访群众585人次、收到89条意见建议,功调解了多起跨地域矛盾纠纷。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先后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产业扶贫等调研、视察11次,法律法规和脱贫政策培训6次;说服群众拆除平班水电站泄洪河道自建房,安置11户39人,兑现安置补偿817.2万元;监督政府开展南盘江板坝渡口安全生产检查12次,劝返乘坐超载船只167人次,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黄文华、滕典倩、米儒聪)